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 ——基于浙北荻港村的个案考察
发布时间:2021-08-12 20:19
实现资源型村庄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是什么,通过怎样的策略能够振兴资源型村庄,如何培育和保持资源型村庄内生发展的长久活力,这是本文的核心问题。围绕着上述问题,本文从后农业税时代下中国乡村振兴的背景出发,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市荻港村典型案例的实证检验,应用“任务型治理”的理论框架,探析了现阶段资源型村庄实现有效治理的内在机理,设计和总结新的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所谓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是一种围绕解决资源型村庄治理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定任务而采取的方式、手段与途径。在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中,能否有效地实现治理目标,促进村庄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点和难点正是对于任务的界定,以及根据各个不同阶段的任务而不同治理主体分工协作所达成的一种良好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根据国家对农村的政治战略安排和乡村振兴的发展实践,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总任务是实现乡村振兴。围绕着乡村振兴这个总任务框架,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建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初始期,需要解决的是村庄的基础任务,具体包括了村庄的经济基础任务、村庄的组织基础任务和村庄的环境基础任务,应该形成以村民...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框架图??
53个,领办或合办专业合作社4293??个,为农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21412个。叫乍为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村官,开??始肩负起激发农村创业活力、繁荣农村市场经济的重担。??治理时期?中心任务???^??1978-1988年家庭联产承???粮食生产??包责任制时期?农业发展??资源型村庄治理的?|?1988-2002年的乡镇工?提升村庄经济??历史沿革?^1?业化时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至今的后农业税?税费改革??时期?^新农村建设??图2-2资源型村庄治理历史沿革图??回顾我国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程,最基本的经验是:必须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确定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目标,从而推动资源型村庄的建设任务,这??也是中国渐近式改革方式的突出特征。??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一套较为稳定的规则系统,它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了一个集合。社会系??统中的制度就是关于行动选择的收益结构,制度的作用正是通过提供可预期的成本一??①佚名.村官的2015:追寻创造的足迹,见证变革的时光[N].农民日报,2015-12-25?(5).??76??
方向发展,保护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气同时,为了能够长期保持村庄??的生态环境,还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将村庄环境纳入到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重点任务中去,以此保持乡村的美丽和谐。??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治理??I?t?I??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I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I村庄环境基础健全任务?? ̄ ̄+?土?I???X???以村民自治组织主导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I???乡村振兴??图3-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分析框架图??①韩萌萌.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探讨——以厦门市集美区农村老年协会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1?U):?62-64.??②吉炳伟.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J].求是,2006?(15):?60.??③沈费伟,刘祖云.农村环境善治的逻辑重塑一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C5):??32-38.??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乡村复兴”研究——脉络走向与理论反思[J]. 沈费伟,刘祖云. 人文地理. 2018(01)
[2]农村文化复兴的三维共建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荻港村的实践考察[J]. 沈费伟,肖泽干,刘祖云.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6)
[3]建构性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J]. 唐礼勇,丁盛熔. 领导之友. 2017(09)
[4]村庄重建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模式——以湖州市荻港村为例[J]. 沈费伟,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J]. 沈费伟,刘祖云. 人文杂志. 2017(03)
[6]浙江省美丽乡村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 沈费伟,肖泽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体验经济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利用——以济南古城区为例[J]. 莫非.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8]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J]. 沈费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治理互赖视域下良好治理结构的实现路径[J]. 周晓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10]乡村复兴视阈下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研究——以浙北D村为例[J]. 沈费伟,刘祖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D]. 杨瑞玲.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D]. 赖晨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任务型组织运营的过程规划[D]. 程丹.中国人民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精英引领: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D]. 鲜文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 戴春梅.厦门大学 2013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游洁敏.浙江农林大学 2013
[4]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D]. 贺旭丹.长安大学 2011
[5]“村落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居民的非对抗性抵制[D]. 张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江苏省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研究[D]. 李泽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任务型行政组织运行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 张惠淳.湖南大学 2010
[8]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民主体地位研究[D]. 王英波.四川师范大学 2010
[9]公共选择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研究[D]. 潘亮.南昌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9006
【文章来源】: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6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2-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研究框架图??
53个,领办或合办专业合作社4293??个,为农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21412个。叫乍为新农村建设生力军的大学生村官,开??始肩负起激发农村创业活力、繁荣农村市场经济的重担。??治理时期?中心任务???^??1978-1988年家庭联产承???粮食生产??包责任制时期?农业发展??资源型村庄治理的?|?1988-2002年的乡镇工?提升村庄经济??历史沿革?^1?业化时期?|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2003-至今的后农业税?税费改革??时期?^新农村建设??图2-2资源型村庄治理历史沿革图??回顾我国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历程,最基本的经验是:必须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村改革和建设事业。因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有其特殊性,需要根据不同阶段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确定需要完成的核心任务目标,从而推动资源型村庄的建设任务,这??也是中国渐近式改革方式的突出特征。??二、资源型村庄治理的制度安排??制度是一套较为稳定的规则系统,它为人们的行动选择提供了一个集合。社会系??统中的制度就是关于行动选择的收益结构,制度的作用正是通过提供可预期的成本一??①佚名.村官的2015:追寻创造的足迹,见证变革的时光[N].农民日报,2015-12-25?(5).??76??
方向发展,保护和改善资源型村庄的环境基础气同时,为了能够长期保持村庄??的生态环境,还需构建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将村庄环境纳入到资源型村庄“任务型治??理”的重点任务中去,以此保持乡村的美丽和谐。??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资源型村庄基础任务治理??I?t?I??村庄组织基础健全任务?I村庄经济基础增强任务I村庄环境基础健全任务?? ̄ ̄+?土?I???X???以村民自治组织主导的??“一主两辅”治理结构???I???乡村振兴??图3-1资源型村庄的“任务型治理”初始期分析框架图??①韩萌萌.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探讨——以厦门市集美区农村老年协会为例[J].党政干部学刊,2011?U):?62-64.??②吉炳伟.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J].求是,2006?(15):?60.??③沈费伟,刘祖云.农村环境善治的逻辑重塑一一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C5):??32-38.??9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乡村复兴”研究——脉络走向与理论反思[J]. 沈费伟,刘祖云. 人文地理. 2018(01)
[2]农村文化复兴的三维共建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荻港村的实践考察[J]. 沈费伟,肖泽干,刘祖云. 广西社会科学. 2017(06)
[3]建构性共同体:新型农村社区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J]. 唐礼勇,丁盛熔. 领导之友. 2017(09)
[4]村庄重建的实践逻辑与运作模式——以湖州市荻港村为例[J]. 沈费伟,刘祖云.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5]精英培育、秩序重构与乡村复兴[J]. 沈费伟,刘祖云. 人文杂志. 2017(03)
[6]浙江省美丽乡村的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分析[J]. 沈费伟,肖泽干.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2)
[7]体验经济视角下历史文化资源的旅游利用——以济南古城区为例[J]. 莫非.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 2017(01)
[8]传统国家乡村治理的历史脉络与运作逻辑[J]. 沈费伟.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9]治理互赖视域下良好治理结构的实现路径[J]. 周晓丽.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10]乡村复兴视阈下村民参与型土地利用规划模式研究——以浙北D村为例[J]. 沈费伟,刘祖云.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6(06)
博士论文
[1]解构乡村:共同体的脱嵌、超越与再造[D]. 杨瑞玲.中国农业大学 2015
[2]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D]. 赖晨野.华中师范大学 2010
[3]任务型组织运营的过程规划[D]. 程丹.中国人民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精英引领:农民组织化的有效途径[D]. 鲜文涛.华中师范大学 2015
[2]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问题研究[D]. 戴春梅.厦门大学 2013
[3]“美丽乡村”建设下的浙江省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游洁敏.浙江农林大学 2013
[4]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新型社区规划研究[D]. 贺旭丹.长安大学 2011
[5]“村落共同体”的实践逻辑与居民的非对抗性抵制[D]. 张丽.华东师范大学 2011
[6]江苏省旅游特色村镇品牌建设研究[D]. 李泽华.南京师范大学 2011
[7]任务型行政组织运行的障碍及对策研究[D]. 张惠淳.湖南大学 2010
[8]新农村建设视域下的农民主体地位研究[D]. 王英波.四川师范大学 2010
[9]公共选择视角下我国城乡义务教育投入差距研究[D]. 潘亮.南昌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390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39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