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河流地理内容分析及其教学方法设计
发布时间:2021-08-24 00:46
河流是自然环境的重要要素之一,研究河流及人类与河流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协调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是地理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河流地理内容是新旧教材的重要组成。人教版试验教材有关河流地理的内容,更好地反映了《国际地理教育宪章》和新课标的要求。本文以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地理教材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地理教材为研究对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法、分析综合法对河流地理内容进行分析,建立了河流地理知识结构,剖析了河流地理教学目标,总结了河流地理内容的主要特点。通过教学实验最终归纳出九种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述法;演示法;参观、调查、观测法;比较、分析、归纳法;地图法;“纲要信号”图示法;案例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同时总结了河流地理教学方法的特点,其表现为河流地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利用图像系统进行教学;应用逻辑思维的方法;运用实验媒体的方法;案例教学法的突出性;地理教学媒体的广泛应用。通过对中学河流地理教学的背景、内容分析及教学方法设计的初步调查研究,为今后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理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中学河流地理内容分析采用案例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掌握流域治理开发与治理的一般过程(见图2一12)。流域治理开发的一般模式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图2一12:《河流的综合开发》探究模式(3)“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追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通过该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在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的价值;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地理知识结构;在过程中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在过程中培育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①在过程中认识地理美,陶冶高尚情操。如在“长江三峡”的教学中,通过对三峡地区地理环境声情并茂的介绍,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的展示与播放,以及对相关文艺作品的联想和朗诵
二、中学河流地理内容分析(2)《河流的综合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图2一14所示: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 地地理理理地理学学学地理审审审爱国国国国际台台台法制制制可持续发发兴兴趣趣趣习动机机机关情趣趣趣情感感感作价值值值意识识识展观念 念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会责任感感 求求真、求美美 美美美美美美美 态态度 度 度度度度度度度 行行行行行行行 行行为习惯 惯 图2一14: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更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贯穿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因地制宜观点。(3)目标的实施在河流地理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教育、探索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教师要坚持正确观念的引导、启发、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去认识和体验,又要注重创设情境、角色模拟去认识体验。例如,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是一种高级情感体验目标,可以设计为“呈现长江流域中下游河段沿岸污染图,人们到江心取食用水的场景,感受并分析当代人对环境破坏给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带来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J]. 洪婷. 地理教育. 2006(03)
[2]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教学辅导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J]. 高新勇.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10)
[3]探究式学习在英国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体现[J]. 陈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06)
[4]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 周红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11)
[5]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1997(03)
本文编号:3358932
【文章来源】: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地理课程知识与技能目标
二、中学河流地理内容分析采用案例探究、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会分析区域差异的方法,掌握流域治理开发与治理的一般过程(见图2一12)。流域治理开发的一般模式合作探究学以致用:学生进行角色体验图2一12:《河流的综合开发》探究模式(3)“过程与方法”的价值追求新的地理课程标准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的课程目标。这一目标变“追求学习的结果”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和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与内化。通过该目标的实现,学生不仅能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识,获得相应的地理技能,也能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更重要的是在积极参与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而言,“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是:在过程中体验地理学的价值;在过程中构建合理的地理知识结构;在过程中发展地理学科能力;在过程中掌握常用的地理科学方法;在过程中培育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①在过程中认识地理美,陶冶高尚情操。如在“长江三峡”的教学中,通过对三峡地区地理环境声情并茂的介绍,相关图片、音像资料的展示与播放,以及对相关文艺作品的联想和朗诵
二、中学河流地理内容分析(2)《河流的综合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分析.高中地理课程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如图2一14所示: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观 地地理理理地理学学学地理审审审爱国国国国际台台台法制制制可持续发发兴兴趣趣趣习动机机机关情趣趣趣情感感感作价值值值意识识识展观念 念社社社社社社社 社社会责任感感 求求真、求美美 美美美美美美美 态态度 度 度度度度度度度 行行行行行行行 行行为习惯 惯 图2一14:地理课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认识不同区域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应采取不同的对策和措施,更进一步树立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贯穿区域可持续发展观点、因地制宜观点。(3)目标的实施在河流地理教学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与知识教育、探索活动过程紧密结合,教师要坚持正确观念的引导、启发、既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去认识和体验,又要注重创设情境、角色模拟去认识体验。例如,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是一种高级情感体验目标,可以设计为“呈现长江流域中下游河段沿岸污染图,人们到江心取食用水的场景,感受并分析当代人对环境破坏给当代人及子孙后代带来的危害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地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的价值追求[J]. 洪婷. 地理教育. 2006(03)
[2]高中地理新课程(人教版)教学辅导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J]. 高新勇.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10)
[3]探究式学习在英国中学地理教材中的体现[J]. 陈红.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5(06)
[4]国外地理课程标准的特点及启示[J]. 周红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4(11)
[5]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上)[J].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1997(03)
本文编号:3358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358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