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1 05:56
本文所作研究,是将考古发现的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考古类型学分析以梳理其型式演变规律及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引入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从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三个角度剖析古代防护装具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为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对中国古代防护装具进行类型学观察,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防护装具从材质和形态上进行分类、分型、分式,探寻其时代特征与演变规律。在防护装具的类型学分析中,将其分为胄、甲、盾、马甲四大类,并依据是否为实战用具而分为实战性防护装具和非实战性防护装具,再以材质的不同将其分为皮质、铜质、铁制等不同质地,最后依其形态的不同进行型式划分。充分发挥考古类型学对器物分型、分式及分期的重要作用,厘清胄、甲、盾、马甲防护装具的型式演变关系与时代特征。在类型划分的基础上,将布罗代尔的时段理论与类型学相结合,使考古学研究不再局限于型式划分和分期研究上。将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与类型学结合进行讨论,从各个角度分析防护装具地域分布特点、型式演变规律,以此反映中国古代防护装具所处的时空环境、社会背景、历史事件。提出了七个区域的划分。考古类型学与长时段理论视野下中国古代防护装具的研究强调相对静...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十三福建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遣址平面图及出土铜弩机图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时段理论”视阈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思想生成原因的历史研究[J]. 张维康.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陕西宜川县虫坪塬春秋遗址发掘简报[J]. 丁岩,李彦峰,宋延龙,杨久明,何宁,晋浩,胡松梅,杨苗苗,宋俊荣,张勇剑,李钦宇,齐东林,赵勇. 考古与文物. 2018(02)
[3]高句丽马具寄生研究[J]. 耿铁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5)
[4]从“总体史”到“三时段”——一个解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新视角[J]. 高尚,王四达.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1)
[5]山东临淄山王村汉代兵马俑坑发掘简报[J]. 韩伟东,王会田,蔡亚非,魏成敏. 文物. 2016(06)
[6]象雄王国都城琼隆银城今地考——兼论象雄文明兴衰的根本原因[J]. 张云. 中国藏学. 2016(02)
[7]从《诗经》看周代道路发展情况[J]. 罗训鹏,谭德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8]论军事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J]. 赵丛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2009~2011年发掘简报[J]. 赵震,肖卫国,夏居宪,张天柱,许卫红,刘群,吴红艳,杨爱荣,申茂盛,李卓. 文物. 2015(09)
[10]军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论纲[J]. 赵丛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D]. 刘斌.山西大学 2012
[2]布罗代尔史学研究[D]. 王伟.复旦大学 2012
[3]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 郑春颖.吉林大学 2011
[4]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哲学意蕴[D]. 张正明.黑龙江大学 2010
[5]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 张卫星.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秦兵马俑军吏俑形象的描绘在男装上的应用研究[D]. 杨韶斐.西安工程大学 2017
[2]秦兵马俑铠甲元素在休闲女装中的应用研究[D]. 张小燕.西安工程大学 2017
[3]中国古代佛教天王造像身着铠甲造型特征研究[D]. 邢月.新疆师范大学 2014
[4]北魏墓葬出土陶俑研究[D]. 高移东.暨南大学 2014
[5]先秦时期出土皮革制品的相关问题研究[D]. 彭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春秋时期甲胄研究[D]. 王冰.兰州大学 2009
[7]东魏北齐时期陶俑研究[D]. 魏青利.郑州大学 2007
[8]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石铠甲研究[D]. 蒋文孝.西北大学 2007
[9]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 杨洁.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4131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8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十三福建福建崇安城村汉城遣址平面图及出土铜弩机图12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长时段理论”视阈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共赴国难思想生成原因的历史研究[J]. 张维康.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2]陕西宜川县虫坪塬春秋遗址发掘简报[J]. 丁岩,李彦峰,宋延龙,杨久明,何宁,晋浩,胡松梅,杨苗苗,宋俊荣,张勇剑,李钦宇,齐东林,赵勇. 考古与文物. 2018(02)
[3]高句丽马具寄生研究[J]. 耿铁华.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5)
[4]从“总体史”到“三时段”——一个解析社会主义思想在近代中国传播的新视角[J]. 高尚,王四达. 江苏社会科学. 2017(01)
[5]山东临淄山王村汉代兵马俑坑发掘简报[J]. 韩伟东,王会田,蔡亚非,魏成敏. 文物. 2016(06)
[6]象雄王国都城琼隆银城今地考——兼论象雄文明兴衰的根本原因[J]. 张云. 中国藏学. 2016(02)
[7]从《诗经》看周代道路发展情况[J]. 罗训鹏,谭德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8]论军事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J]. 赵丛苍.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6)
[9]秦始皇帝陵一号兵马俑陪葬坑2009~2011年发掘简报[J]. 赵震,肖卫国,夏居宪,张天柱,许卫红,刘群,吴红艳,杨爱荣,申茂盛,李卓. 文物. 2015(09)
[10]军事考古学理论与方法体系论纲[J]. 赵丛苍.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博士论文
[1]魏晋南北朝武士俑的考古学研究[D]. 刘斌.山西大学 2012
[2]布罗代尔史学研究[D]. 王伟.复旦大学 2012
[3]高句丽遗存所见服饰研究[D]. 郑春颖.吉林大学 2011
[4]年鉴学派史学理论的哲学意蕴[D]. 张正明.黑龙江大学 2010
[5]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 张卫星.郑州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秦兵马俑军吏俑形象的描绘在男装上的应用研究[D]. 杨韶斐.西安工程大学 2017
[2]秦兵马俑铠甲元素在休闲女装中的应用研究[D]. 张小燕.西安工程大学 2017
[3]中国古代佛教天王造像身着铠甲造型特征研究[D]. 邢月.新疆师范大学 2014
[4]北魏墓葬出土陶俑研究[D]. 高移东.暨南大学 2014
[5]先秦时期出土皮革制品的相关问题研究[D]. 彭波.陕西师范大学 2013
[6]春秋时期甲胄研究[D]. 王冰.兰州大学 2009
[7]东魏北齐时期陶俑研究[D]. 魏青利.郑州大学 2007
[8]秦始皇陵K9801陪葬坑出土石铠甲研究[D]. 蒋文孝.西北大学 2007
[9]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D]. 杨洁.西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34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34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