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5 21:34
“产业集聚”这个名词,是对“企业活动在地理上趋向集中”这样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它既是一种结果,也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产业集聚既是众企业选择同一区位的结果,同时也表明了众企业现在的一种生存状态。从逻辑上讲,在共同的目标(追求最大化利润)驱使下的企业的行为(这里指区位选择行为)产生了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聚集现象,反之,这种聚集的存在又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 目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产业集聚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我国经济是否能够保持持续发展的势头,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可以为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一些较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文章分成以下六个部分: 导论,提出本文研究的课题,介绍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主要思路、研究方法以及文章的基本结构。 第一章对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提出了文章的基本分析框架。通过对国外文献的回顾,本文将产业集聚理论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纯粹集聚理论阶段、产业联合体理论、社会网络理论阶段,并对每个阶段的理论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评述。同时也回顾和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产业集聚的研究和发展历程。在分...
【文章来源】: 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导论
第一章 文献回顾及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概念、类型及其度量指标
第三节 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产业集聚:技术、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二节 市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禀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章 产业集聚:政府行为、人文和竞争的影响
第一节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竞争范式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演化及其效应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演变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第五章 产业集聚与中国经济发展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回顾及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现状及其规律
第三节 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群集、城市化与就业扩张 [J]. 张炳申. 经济学动态. 2002(12)
[2]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 [J]. 魏守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3]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 [J]. 符正平. 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4]过渡经济的本质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性质——与科尔奈和萨克斯教授的讨论 [J]. 陈甬军,徐强. 改革. 2002(04)
[5]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 [J]. 姚先国,朱海就.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6)
[6]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 [J]. 厉无畏,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
[7]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J]. 魏守华,石碧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1)
[8]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J]. 石忆邵.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9]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 [J]. 冯德连,王蕾. 财贸研究. 2000(05)
[10]论产业结构软化 [J]. 李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537180
【文章来源】: 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54 页
【文章目录】:
论文提要
导论
第一章 文献回顾及本文的基本分析框架
第一节 文献回顾
第二节 概念、类型及其度量指标
第三节 基本分析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产业集聚:技术、市场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第一节 技术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二节 市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自然禀赋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章 产业集聚:政府行为、人文和竞争的影响
第一节 政府行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二节 人文因素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三节 竞争范式对产业集聚的影响
第四章 产业集聚的演化及其效应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演变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效应分析
第五章 产业集聚与中国经济发展
第一节 理论模型的回顾及基本结论
第二节 中国产业集聚的形成、现状及其规律
第三节 产业集聚对中国经济的贡献
第四节 新形势下中国产业集聚区域的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小企业群集、城市化与就业扩张 [J]. 张炳申. 经济学动态. 2002(12)
[2]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 [J]. 魏守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3]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 [J]. 符正平. 中国工业经济. 2002(10)
[4]过渡经济的本质与中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性质——与科尔奈和萨克斯教授的讨论 [J]. 陈甬军,徐强. 改革. 2002(04)
[5]产业区“灵活专业化”的两种不同模式比较——兼论“特质交易”观点 [J]. 姚先国,朱海就.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6)
[6]产业发展的趋势研判与理性思考 [J]. 厉无畏,王慧敏.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4)
[7]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J]. 魏守华,石碧华. 中国工业经济. 2002(01)
[8]企业群落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J]. 石忆邵.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9]国外企业群落理论的演变与启示 [J]. 冯德连,王蕾. 财贸研究. 2000(05)
[10]论产业结构软化 [J]. 李健.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9(04)
本文编号:3537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537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