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对比研究 ——以伊犁、喀什噶尔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2-10-04 22:04
  历来边疆和边境对于国家的统一、抵御外敌的入侵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清代边疆辽阔,在西北边疆地区实施了极富特色的边疆政策。中国边境的形成和“边境”一词现代意义的出现也是在这个时期。 新疆边境地区在清代经历了特殊的发展阶段:边疆政策变迁、边境变化、建置变迁、民族人口迁移等重要的历史演变,一同叠加在新疆边境地区地理空间发展历史上。清代的边疆政策,较以前各代均不同,是集中了历朝统治边疆政策的经验而制定的,对边境地区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决定了新疆边境地区城市的基本特征。清代新疆边境地区,经历了前期边境线漫长而没有清晰的界限,和后期丧失西北边疆的大片领土和西北边界重新划定的不同阶段之后,边境城市地理意义更加突出。 清代新疆伊犁和喀什噶尔城市,有着地域、历史、民族、文化等方面明显差异,是新疆边境地区位于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内的典型城市,即北疆草原绿洲与南疆农业绿洲的自然地理代表区域。清代以来的历史演变过程对于城市本身,以及以之为中心的地区城镇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拟以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为城市中重要的一种区域类型和职能类型城市,使用区域... 

【文章页数】:27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学术史回顾
    二、选题缘由及思路
    三、相关概念说明
    四、本文的章节与结构
第一章 伊犁、喀什噶尔城市地理要素对比分析
    一、城市地理要素概况
        (一) 相关地理范围和中心城市的界定
            1. “伊犁”和“喀什噶尔”的地理概念
            2. 伊犁和喀什噶尔地理范围和“中心城市”的确定
        (二) 自然地理概况—地形与地貌、气候
            1. 新疆地理特征与自然地理区划
            2. 伊犁、喀什地区自然地理对比
            3. 伊犁、喀什地区交通地理概况
    二、城市发生、发展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对比
        1. 自然地理要素对比
        2. 历史发展状况对比
    小结
第二章 18-19世纪伊犁、喀什噶尔地区中心城市政治军事职能比较
    第一节 清代治新政策变迁概述
        (一) 前期——军府制体系的创立与发展
        (二) 中期——19世纪20年代以后治新政策的变化
        (三) 后期——清末西北边界变迁与治新政策的变化
    第二节 伊犁、喀什噶尔城市政治军事职能对比
        一、伊犁政治军事中心地区城市的创立与发展
            (一) 军府制与伊犁地区城市的创立
            (二) 城市军事机构与驻军分布
            (三) 乾嘉年间伊犁城市的发展
        二、喀什噶尔的政治军事职能
            (一) 喀什噶尔军府建置及军事驻防
            (二) 喀什噶尔伯克制度
    第三节 城市政治军事职能对比与特征分析
        一、作为政治军事中心城市的特征比较
            1. 在全疆政治军事行政体系中的地位
            2. 政治军事特征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二、边境地区城市对外政治军事作用比较
    小结
第三章 清代新疆建省时期伊犁、喀什噶尔地区中心城市政治军事职能变化
    第一节 西北边疆危机与地区政治中心城市的变化
        一、南疆和卓叛乱及清政府的政策调整
            (一) 和卓叛乱及对城市的破坏
            (二) 清政府的应对和城市政治军事职能的增强
        二、西北边疆危机的加深
            (一) 农民起义的爆发
            (二) 阿古柏政权对南疆城市的破坏
            (三) 沙俄侵占时期伊犁地区的城市
    第二节 新疆建省时期全疆政治军事布局变化对边境城市的影响
        一、新疆建省——全疆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
        二、清代西北边界变迁与边境地区城市空间演变
        三、伊犁、喀什噶尔边境地区城市政治军事职能的变化
            (一) 城市的重建
            (二) 城市政治军事职能变化和中心城市变化
    小结
第四章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与比较〔上)
    第一节 18-19世纪新疆边境地区中心城镇经济职能比较
        一、伊犁城市经济职能分析
            (一) 屯垦屯牧区中心
            (二) 城市商业经济——官方垄断商业贸易与私营商业的发展
        二、喀什噶尔城市经济职能——外向型与内向型的相互补充
            (一) 传统绿洲农业内向型经济和伯克制度在农业经济中的影响
            (二) 城市商业贸易
            (三) 喀什噶尔商业贸易特征分析
        三、城市经济的对比分析
            (一) 经济布局的不同
            (二) 城市商业贸易形式的不同
    第二节 19世纪20年代起边境地区城市经济职能的衰退
        一、和卓叛乱对喀什噶尔的破坏和清政府善后措施
        二、19世纪中期伊犁地区的农业发展
        三、阿古柏占领时期俄、英经济势力在喀什噶尔的争夺
    第三节 边境地区开埠通商与俄国对城市经济的影响
        一、1851年《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与对俄贸易
        二、俄国占领时期伊犁城市经济
        三、《中俄北京条约》与喀什噶尔通商
    小结
第五章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中心城市经济职能的变化与比较(下)
    第一节 新疆建省时期边境城市的经济发展
        一、行政制度的变化与城市经济生活重建
        二、经济政策与城市经济发展
            (一) 农业政策对城市经济恢复发展的促进
            (二) 城市商业贸易的恢复和发展
            (三) 《中俄改订伊犁通商条约》与边境城市商业贸易演变
        三、中心城市经济特征对比
            (一) 城市经济生活深受俄国领事馆和贸易圈的影响
            (二) 经济中心城市职能显著
    第二节 19世纪晚期俄国与伊犁、喀什噶尔贸易的对比
        一、贸易规模和内容
            (一) 贸易规模的上升趋势
            (二) 贸易内容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贸易方式的变化
            (一) 贸易圈的扩大——洋行贸易取代商队贸易
            (二) 华俄道胜银行的建立——信货、赊购与新疆土产品贸易
            (三) 俄茶倒灌、垄断土货——俄国违禁贸易的继续
    小结
第六章 清代新疆伊犁、喀什噶尔城市人口变迁对比与城市结构形态对比
    第一节 人口演变各阶段对比
        一、乾嘉时期城市及其所辖地区人口演变对比
            (一) 乾隆统治新疆之初的人口统计
            (二) 乾嘉时期人口演变对比及原因分析
        二、道光朝至同治朝人口演变对比
        三、建省后伊犁、喀什噶尔人口对比
        四、清代伊犁、喀什噶尔中心城市人口对比
            (一) 建省前的人口数字对比
            (二) 建省后的人口数字对比
    第二节 人口演变特征对比
        一、人口演变的地理特征对比
        二、人口社会经济结构特征对比
        三、人口民族结构对比
    第三节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地域结构对比
        一、伊犁、喀什噶尔复式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发展
            (一) 乾嘉及道光时期的复式城市结构
            (二) 建省时期复式城市结构的延续和发展
        二、伊犁、喀什噶尔区域内城镇等级划分与对比
            (一) 建省前伊犁、喀什噶尔区域城镇等级划分与对比
            (二) 建省以后伊犁、喀什噶尔区域城镇等级划分与对比
    小结
结语
    1.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不同
    2. 城市职能特征的变化和边境城市综合职能的形成
    3. 城市人口结构演变的阶段特征
    4. 清代新疆边境地区的城市地域结构特征
    5. 区域城镇体系的特征对比
附录一: 《中俄改订伊犁通商条约》
附录二: 1949年伊犁13个世居民族人口表
参考文献
相关地图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天山南部维吾尔社会的“燕齐地亩”[J]. 张世才.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2]满城,还是汉城——论清中期南疆各驻防城市的称呼问题[J]. 贾建飞.  西域研究. 2005(03)
[3]从历史地理看西北城市化之路[J]. 葛剑雄.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5(04)
[4]论清朝疆域形成与历代疆域的关系[J]. 成崇德.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01)
[5]关于当代中国边疆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 马大正.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4(04)
[6]新疆的地缘政治与国家安全——历史与现状的考察[J]. 潘志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3(03)
[7]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西部大开发[J]. 朱士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5)
[8]伊犁厄鲁特营的戍边[J]. 吐娜.  西域研究. 2002(03)
[9]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J]. 刘玉照.  社会科学战线. 2002(05)
[10]西北地区历史时期生态环境变迁及其基本特征[J]. 朱士光.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2002(03)

博士论文
[1]清代天山北路人口迁移与区域开发研究[D]. 阚耀平.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清代新疆人口研究[D]. 吴轶群.新疆大学 2001



本文编号:3685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85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7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