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武术拳种区域分布及相关信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08 14:20
武术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也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的发展和拳种的派别由于地域的差异性而具有区域性特点。河南省是全国的武术大省,更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心意六合拳及苌家拳的发源地,分析和探讨河南省武术拳种区域分布及相关信息是武术地理学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挖掘和发扬中华传统武术、促进武术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以历史学、地理学和体育学为研究角度,采用文献资料查阅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河南省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及89个县进行武术拳种分布和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勾划出河南省武术拳种区域分布的现状,分析和探讨了影响武术拳种区域分布与发展的种种相关因素,为河南省武术项目的地理区域分布提供参考资料。 本研究发现,河南省武术拳种有40余种。从整体看河南省武术拳种分布以省会郑州市最多,拳种达28余种,其次为豫东的商丘市、开封市,其保留拳种分别23和21种;边远省会的濮阳、济源市所存拳种最少。因此,河南武术拳种分布概括为以豫中为中心,豫西和豫北其次,豫南最少。拳种数量以郑州市为中心,以商丘...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选题依据
2.1 体育地理研究的科学性
2.2 武术拳种地理分布研究的重要性
2.3 河南省武术历史显著地位
3 文献综述
3.1 体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3.2 地域武术研究现状
3.2.1 地域武术文化理论的研究
3.2.2 地域拳种起源及其发展相关的研究
3.2.3 武术人才区域分布研究
3.2.4 武术与环境相关理论研究
4 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实验步骤
4.4 研究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河南省各市武术拳种区域分布状况
5.1.1 河南省各市武术拳种名称、数量及排名统计
5.1.2 河南省武术拳种流行分布统计
5.1.3 部分拳种区域分布图
5.2 武术区域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2.1 武术拳种聚集区域存在不均衡特征原因分析
5.2.2 武术拳种分布级别存在性因素分析
6 结论
6.1 河南省武术拳种总体分布
6.2 河南省武术拳种流行趋势
6.3 河南省武术拳种分布影响因素
7 建议
7.1 加强武术文化的挖掘
7.2 制定武术人才保护措施
7.3 举办武术赛事
7.4 促进武术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术馆校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 唐守彦,张卫军.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7)
[2]传统武术发展思考[J]. 炊遂堂,安献周.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7)
[3]河南黄淮四市武术消费与产业化发展研究[J]. 肖亚康.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3)
[4]我国地域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价值、策略与构想[J]. 裘静芳. 体育与科学. 2009(02)
[5]岳飞枪拳研究[J]. 徐虎泼,车勇,蒋庆生.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3)
[6]武术的传承方式浅析[J]. 薛欣,薛扬. 体育学刊. 2009(02)
[7]论传统武术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传承人接续[J]. 陈宋.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2)
[8]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J]. 朱梅新,张新辉,李进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9]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J]. 曾于久,肖红征. 体育科学. 2008(10)
[10]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 岳贤锋.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7)
本文编号:3687869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选题依据
2.1 体育地理研究的科学性
2.2 武术拳种地理分布研究的重要性
2.3 河南省武术历史显著地位
3 文献综述
3.1 体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3.2 地域武术研究现状
3.2.1 地域武术文化理论的研究
3.2.2 地域拳种起源及其发展相关的研究
3.2.3 武术人才区域分布研究
3.2.4 武术与环境相关理论研究
4 研究的对象、思路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目的与意义
4.3 研究实验步骤
4.4 研究方法
5 结果与分析
5.1 河南省各市武术拳种区域分布状况
5.1.1 河南省各市武术拳种名称、数量及排名统计
5.1.2 河南省武术拳种流行分布统计
5.1.3 部分拳种区域分布图
5.2 武术区域分布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5.2.1 武术拳种聚集区域存在不均衡特征原因分析
5.2.2 武术拳种分布级别存在性因素分析
6 结论
6.1 河南省武术拳种总体分布
6.2 河南省武术拳种流行趋势
6.3 河南省武术拳种分布影响因素
7 建议
7.1 加强武术文化的挖掘
7.2 制定武术人才保护措施
7.3 举办武术赛事
7.4 促进武术学校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武术馆校在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J]. 唐守彦,张卫军.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7)
[2]传统武术发展思考[J]. 炊遂堂,安献周.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7)
[3]河南黄淮四市武术消费与产业化发展研究[J]. 肖亚康. 河南社会科学. 2009(03)
[4]我国地域武术文化旅游产业开发的价值、策略与构想[J]. 裘静芳. 体育与科学. 2009(02)
[5]岳飞枪拳研究[J]. 徐虎泼,车勇,蒋庆生. 体育文化导刊. 2009(03)
[6]武术的传承方式浅析[J]. 薛欣,薛扬. 体育学刊. 2009(02)
[7]论传统武术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传承人接续[J]. 陈宋. 搏击.武术科学. 2009(02)
[8]新疆民族传统体育的人文地理特征研究[J]. 朱梅新,张新辉,李进国.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1)
[9]对武术概念及层次分类的研究[J]. 曾于久,肖红征. 体育科学. 2008(10)
[10]河南武术文化旅游资源评价[J]. 岳贤锋. 体育文化导刊. 2008(07)
本文编号:3687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687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