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聚落空间演化及其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长株潭地区聚落空间演化及其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2000年、2005年及2010年的遥感影像图进行解译,得到3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分类图,运用景观指数法和空间分析法等方法,对长株潭地区聚落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动因进行分析,并分析了聚落与耕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结果表明:长株潭地区聚落的面积、数量规模和分布密度加速扩大,集中分布在高程200m以下;聚落空间演化的自然动因是低地平原指向,而社会动因是人口规模的变化;提出耕地与聚落面积比指数(K)概念,根据K值的大小可以将耕地与聚落的空间组合关系分为3类地区:耕地资源紧缺区、耕地资源平衡区、耕地资源盈余区;聚落与耕地的空间转移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持续稳定型和动态变化型;长沙市周边耕地转为聚落的趋势十分明显;聚落空间扩张对耕地的影响存在一个空间临界点,城市化速度越快,临界点的位置距离聚落越远。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赣南师范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聚落 耕地 空间演化 空间关系 长株潭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4JJD720016) 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SH1401)
【分类号】:K901.8
【正文快照】: 聚落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活动场所,又称为居民点,按照其人口规模和用地性质可以分为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聚落地理学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外对城市聚落的研究发展较快,已有一定的规模,但关于乡村聚落的研究起步较晚[1],因此很多学者把聚落地理学等同于乡村聚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纯仁;李孝彦;;长株潭地区文化整合和创新与“两型社会”建设[J];文史博览(理论);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婷婷;冯达;朱翔;;长株潭地区区域承载力及其影响机制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罗霄 通讯员 杨慧;长株潭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N];经济日报;2005年
2 李湘;湖南长株潭地区加快经济一体化步伐[N];中国信息报;2006年
3 贺淑贞;一体化快速集聚长株潭实力[N];中国信息报;2005年
4 记者 易博文 通讯员 唐素芳 周玲;长株潭工业化载体功能日臻完善[N];湖南日报;2006年
5 记者 李伟锋;2011湖南100强企业名单发布[N];湖南日报;2011年
6 记者 田甜 唐婷;徐守盛会见曹健林[N];湖南日报;2014年
7 本报记者 朱炎皇 实习生 谢湘源;美国商团来潭考察[N];湘潭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陶海音 实习生 杨理 张洲雁;长株潭经济一体化脚步加快[N];湖南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吴标松;浏阳:布点旅游核心 构筑旅游门户[N];中国特产报;2011年
10 中共萍乡市委书记 陈卫民;建设旅游强市 促进转型发展[N];江西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佘济云;长株潭地区城乡一体现代林业系统构架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骏雄;长株潭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邓晓宇;长株潭地区大气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年
3 赵珊;长株潭地区非政府组织参与应急管理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4 陈亦男;长株潭地区耕地集约利用时空变化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李建香;长株潭地区城乡良性互动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刘艳霞;长株潭地区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王君;长株潭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促进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婷;促进长株潭地区绿色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4年
9 赵文曙;长株潭地区民歌歌词修辞与语言风格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李婷婷;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长株潭地区区域综合承载力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长株潭地区聚落空间演化及其与耕地的空间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460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