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苍南地名与文化初探

发布时间:2017-08-09 16:12

  本文关键词:苍南地名与文化初探


  更多相关文章: 苍南 地名 地理环境 方言特色 情感寄托


【摘要】:地名文化是民族悠久历史的见证,是文化延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和纽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名凝结了历史的人文特征,包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扬和保护,可以使我们的城市在不断更新添彩的同时,深含历史之神韵。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大学;
【关键词】苍南 地名 地理环境 方言特色 情感寄托
【分类号】:K925.5
【正文快照】: 中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域在历史的发展中会形成各自的地域文化,苍南县同样也不例外。纵观今天苍南县的许多地名,它们几乎都与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苍南县因地处玉苍山之南,故名为苍南,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苍南县古为“百越”之地,早在商周时期已有人类活动,汉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吴玲雅;;绍兴村名文化初探[J];汉字文化;2008年04期

2 盛爱萍,王建华;从地名看温州的移民[J];民族语文;2005年04期

3 陈计兵;;地名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J];中国地名;2011年02期

4 洪秋月;;慈溪地名与文化初探[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09期

5 高恩林;;黑龙江省以动物命名的地名诠释[J];野生动物;199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燕来;;北京地名和地域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2 王彬;司徒尚纪;;基于GIS的广东地名景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7年02期

3 马宇;江津乡镇地名的分类及文化内涵[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梅思斌;;淮阳县村名浅探[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5 聂学艳;阎顺;;新疆自然地名特征[J];干旱区地理;2010年02期

6 季丽莉;;淄博地名文化及其传播价值[J];管子学刊;2012年03期

7 徐华炳;柳建敏;;温州苍南华侨的历史贡献及其特点[J];八桂侨刊;2013年01期

8 姚静;李爽;许丹海;赵嫘;;河南省地名景观特征与区划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9 陈珂;高瑜;胡吉超;;沿淮地名的文化意义阐释[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10 陈珂;朱光耀;;怀远地名文化透析[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海滨;唐诗与西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瓒;教育场域中的资源争夺、创造与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吕长凤;汉语专名词语系统及其在词汇系统中的层级性分布[D];南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武林;近海堵坝对潮汐河口淤积影响的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3 史铭琦;阜新地名的社会语言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4 朱青;文化语言学视角下的济宁地名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永超;曲阜城区街巷名称的社会语言学考察[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6 孔庆龙;黄钧宰文学创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郭秀丽;锡林郭勒盟地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王琥;重庆市主城区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周欣;老重庆街巷名称的语言与文化分析[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10 赵明娟;20世纪上半叶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力;地名文化现象透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熊树梅;;中国地名的起源和演变简论[J];辽宁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邢怒海;新乡县地名文化解读[J];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4 侯友兰;绍兴地名文化初探[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本文编号:6461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6461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f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