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关于我国河源问题的思考——兼论历史文化河源与自然地理河源

发布时间:2017-08-21 11:44

  本文关键词:关于我国河源问题的思考——兼论历史文化河源与自然地理河源


  更多相关文章: 河源地区 河流补给 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科学 融雪 兼论 县级行政区划 河流长度 卫星遥感技术 十年


【摘要】:正每个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既称之为河源。我国1989年版《辞海》对河源的解释为:河流补给的源头,通常是溪涧、泉水、冰川、融雪、沼泽或湖泊。河源一般是细长凹地域地面水流的地方,终年不涸是河源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十年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人类认识河源,确定一个河的源头更为科学准确,以至于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些大江大河的河源被改写的事例比比皆是,我国也不
【关键词】河源地区;河流补给;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融雪;兼论;县级行政区划;河流长度;卫星遥感技术;十年;
【分类号】:K928.4
【正文快照】: 每个河流,都有自己的源头,既称之为河源。我国1989年版《辞海》对河源的解释为:河流补给的源头,通常是溪涧、泉水、冰川、融雪、沼泽或湖泊。河源一般是细长凹地域地面水流的地方,终年不涸是河源的一个重要标志。近几十年来,随着地理科学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卫星遥感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尚;黄河河源探讨[J];地理学报;1981年03期

2 陈晓星;山区新城——河源[J];今日中国(中文版);1993年10期

3 张伊;;河源地区“90后”中学生图书馆满意度调查分析[J];大众文艺;2012年15期

4 陈可畏;;论黄河的名称、河源与变迁[J];历史教学;1982年10期

5 孙竹;;关于扎陵、鄂陵两湖名称位置和黄河河源问题[J];青海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6 新力;我从河源来[J];丝绸之路;2002年11期

7 刘鸿孝;;河源行[J];中国民族;1985年08期

8 钮仲勋;黄河河源考察和认识的历史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富光;;河源断裂带深部物质活动与地震关系探讨[A];中国地质科学院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12)[C];198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马峗;关于河源文明[N];陕西日报;2007年

2 记者 曾焕阳 秦仲阳 黄丹彤 丁虞 耿旭静 卢迎新 徐海星 通讯员 颜新阳 蔡妍菡 陈毅 沈甸 杨斌;河源地震暂无伤亡[N];广州日报;2012年

3 郭光明 张泽鑫;世客会,河源旅游的第二个春天[N];中国旅游报;2010年

4 凌丽;河源:千年古邑迎来客家文化盛[N];南方日报;2008年



本文编号:7127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7127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6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