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军事论文 >

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综合评定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23 13:59
  按照军事人力资源制度改革部署要求,原总政在2015年初出台了《军队生长干部学员毕业分配规定》。《规定》明确指出,将“学员综合评定”结果作为毕业分配的重要依据。因此,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学员综合评定方案意义重大。现行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综合评定存在以下五方面的问题:重结果轻过程,在评价的观测上全程性体现不足;重定性轻定量,评价指标的设计不够科学;重集中轻民主,评价数据的采集客观性体现不充分;重评定轻激励,评价结果的导向作用发挥不明显;不同的合训院校间综合评定结果差异大,校际间数据的可比性较差,一致性不能有效保证。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引入了形成性评估理论、层次分析法和数理统计的方法,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综合评定模式,并通过应用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该评定模式的合理性。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综合评定模式使学员成长进步成闭合回路(评定——反馈——下一步计划——再评定),在不断的循环往复中学员成长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达成个人进步与人才培养目标相统一。 

【文章来源】: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形成性评估的初级指挥生长干部学员综合评定研究


综合评定模式

阶段评价,综合评定,指标体系,体系


第 37页图 3 综合评定指标体系该体系分为四层:第一层为阶段评价。该层次充分体现形成性评估的特点。将军校四年的培养过程分成多个阶段,每个阶段按照不同的权重加和得到综合评定分数。第二层为综合评价。该层次包含综合素质评价和平时表现评价,从两大方面表现学员综合表现,为一级指标。第三层为专项评价。该层次包含具体专项评价指标,该层次可以很具体地体现学员某方面的素质,为二级指标,通过三级指标计算而来。第四层为细节评价。该层次包含更详细的评价指标。大部分为可直接用于打分的评价指标,是具体要实施收集的原始数据,是评价的数据基础。获取分数的方式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价,定性评价分为互评、自评、领导评价,进一步保证了评价的公平性。5.1.3 权值矩阵的确定一级指标权重综合评定分为综合素质、平时表现。根据专家法构建关系矩阵如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指挥生长干部学员学习动力调查报告[J]. 黄朝峰,邹小军,谭琦,鞠晓生.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02)
[2]“泰勒原理”述评[J]. 马丽.  甘肃高师学报. 2015(01)
[3]基于CNKI论文库的中国教学形成性评估研究综述[J]. 周晓辉.  新西部(理论版). 2013(23)
[4]利用形成性评估促进学习者自主能力的培养[J]. 李兵绒.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5]运用形成性评估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J]. 章木林.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02)
[6]谈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J]. 雷红玉.  教育探索. 2011(02)
[7]形成性评估在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J]. 史涛,石海滨,刘新荣.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07)
[8]浅析形成性评估的概念、必要性及在英语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 李美艳.  宜春学院学报. 2010(03)
[9]基于AHP的高校学生素质考核指标设计[J]. 何沙,陆秋野,罗丹.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10]合训学员综合素质评价方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徐敏飞,刘晓才,申玉波,鲁赢.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09(01)

硕士论文
[1]基于直觉模糊TOPSIS法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信用风险评价[D]. 郭驰.河北工程大学 2013
[2]普通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D]. 顾华宁.成都理工大学 2010
[3]“E时代”背景下网络写作对学生课堂写作的影响研究[D]. 尹俊.西南大学 2010
[4]预备役军官履职能力考评体系及激励机制研究[D]. 刘胜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9
[5]高校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D]. 徐斌.南京理工大学 2008
[6]基于WEB的大学生素质综合评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李德家.电子科技大学 2008
[7]医学生职业素质综合评价体系及网络评价系统的研究[D]. 王在翔.山东大学 2007
[8]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 魏景柱.大庆石油大学 2006
[9]系统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D]. 张彦举.河海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044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uzj/36044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