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宁与黄河治水治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4 08:14
本文关键词:钱宁与黄河治水治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黄河历来难治,决堤泛滥几成常态。人民治黄以来,治理黄河取得了60余载从未决堤的成就。其中,作为新中国建国初期留美归国的泥沙研究专家,钱宁对人民治黄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由他创立的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理论为我国提供了重点开展黄土高原粗沙集中来源区的水土保持工作的理论指导;有关以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和高含沙水流为特征的水沙冲淤规律的研究,不但指导了三门峡工程的兴建和改造,而且还影响着现阶段调水调沙方略的实施;新一代泥沙队伍的培养和推动泥沙研究走向世界,这两项长远谋划则弥补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才匮乏和国际合作不足的缺陷,保证了治黄大局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钱宁在黄河治水治沙中作出的贡献作一个较为详细的再现和总结,并从钱宁自身的学识、品行和工作方法等方面出发对其取得成就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今治黄工作和治黄史研究提供些许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钱宁 黄河 治水治沙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826.16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4
- 中文文摘4-7
- 绪论7-13
- 第一章 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理论的形成及其影响13-23
- 第一节 粗泥沙来源区理论的形成历程13-19
- 第二节 粗泥沙来源区理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影响19-23
- 第二章 有关黄河水沙冲淤规律的研究及其影响23-33
- 第一节 对三门峡工程下游河床演变规律的探索23-26
- 第二节 高含沙水流研究的先驱26-29
- 第三节 水沙冲淤规律研究对调水调沙的影响29-33
- 第三章 对黄河泥沙研究作出的长远谋划33-43
- 第一节 培养了新一代泥沙研究队伍33-38
- 第二节 推动泥沙研究走向世界38-43
- 第四章 钱宁在黄河泥沙研究中作出贡献的原因探析43-51
- 结论51-53
- 附图:钱宁科研剪影53-55
- 附录:钱宁治理黄河大事年表55-57
- 参考文献57-63
- 致谢63-65
- 个人简历65-6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惺;;“大跃进”时期河南的水利建设追忆[J];中共党史资料;2008年04期
2 任美锷;;黄河的输沙量:过去、现在和将来——距今15万年以来的黄河泥沙收支表[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6期
3 万占伟;罗秋实;郭选英;;黄河调水调沙有关问题的探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4 郭贵丽;;治理黄河泥沙的新途径——小北干流放淤[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年22期
5 李可可,黎沛虹;简论我国古代黄河泥沙运动理论及其实践[J];人民黄河;2002年04期
6 翟家瑞;;对黄河多沙粗沙区治理的认识与建议[J];人民黄河;2006年03期
7 焦居仁;对渭河“03·9”洪水与泥沙的几点浅识[J];中国水利;2004年01期
8 王礼先;;我国水土保持的理论与方法[J];中国水利;2006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珍;古田溪水库移民的历史考察[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钱宁与黄河治水治沙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46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364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