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传记论文 >

程瑶田《声律小记》及其琴律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06:54

  本文关键词:程瑶田《声律小记》及其琴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程瑶田(1725——1814)是乾嘉时期皖派代表人物之一,以考据精密闻名于学界。本文以程瑶田的音乐著作《声律小记》及其“琴律”内容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律学理论和知识,解读和发掘《声律小记》所涉及“琴律”文字中隐藏的律学信息,并整理归纳他所用史料文献及其方法,,为研究清代乐律学提供信息。 程瑶田《声律小记》一书的琴律内容集中体现在《琴音记》和《琴音记续篇》两部分,这两部分写作时间持续了近四十年,几乎伴随程瑶田的一生,可以说古琴理论研究在程氏的学术生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笔者将程瑶田琴律的内容分为古琴音位数的考证、五声十二律徽位的求取和琴调理论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通过研究、讨论,发现程瑶田运用实证的研究方法考证前人之理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他的琴律的理论来源于综合和总结前人之思想:其一,他的取音方法遵守旧制运用三分损益法,同时又利用古琴的十徽三倍反生,灵活使用了三分损益法,他的数据最接近三分损益律。其二,程氏的琴调理论可能继承清代王坦提出的新的琴调理论一派——正调黄钟均,旋宫仲吕均。其三,他对汉代司马迁《史记·律书·生钟分》进一步的阐释是用生钟分表达律数的方式为基础,以求取古琴十二律的徽位,并有意识地用比值表述方式。程氏以古琴为实践对象,在古琴徽位上实现管律之十二律数,并以此得出结论:管律和琴律两者律数之源头同出于“分”即分数比值的形式。他提出了两者同源之认识,对比当时古琴研究的成果,他的学说不同于清代琴家的理论,可视为一种新的观点。
【关键词】:程瑶田 《声律小记》 琴律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音乐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612;K825.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6
  • 绪论6-9
  • 第一章 程瑶田《声律小记》的编写9-15
  • 第一节 程瑶田生平与贡献9-11
  • 第二节 《声律小记》的成书时间与版本11-12
  • 第三节 《声律小记》的主要内容12-15
  • 第二章 《声律小记》中的古琴音位与徽位15-36
  • 第一节 古琴音位数15-20
  • 一、 明徽与暗徽15-17
  • 二、 《声律小记》中的古琴音位17-20
  • 第二节 古琴的七弦五声徽位20-28
  • 一、 相关文献中记载的七弦五声徽位20-24
  • 二、 《声律小记》中的七弦五声徽位24-28
  • 第三节 古琴的十二律徽位28-36
  • 一、 相关文献中记载的十二律徽位28-33
  • 二、 《声律小记》中的十二律徽位33-36
  • 第三章 《声律小记》的琴调理论36-44
  • 第一节 相关文献中记载的琴调理论36-42
  • 第二节 《声律小记》中的正调调弦与琴调42-44
  •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致谢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丁承运;宋代琴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5期

2 杨荫浏;三律考[J];音乐研究;1982年01期

3 丁纪园;略论古琴的五音正调与十二律旋宫弦法[J];音乐研究;1991年01期

4 李玫;;《琴律说》文本解读——兼及常见的校勘错误[J];音乐研究;2008年05期

5 丁承运;;朱载X 琴律研究——兼辨古琴律制的变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1987年03期

6 庄华峰;程瑶田的汉学成就与治学精神[J];清史研究;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程瑶田《声律小记》及其琴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9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wzj/3779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9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