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6 16:35

  本文关键词: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 广西新农村建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


【摘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要想总体上达到繁荣、富强,使整个国民素质得以提高、人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必须首先解决好“三农”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也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三十年前,农村改革的最大成就是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解放农村生产力只是农村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发展农村生产力才是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任务。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农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解决了自建国以来没有解决的温饱问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说是为我国改革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物质基础。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却始终处于解决温饱的阶段,距离富裕还有不小差距。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农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仍处于弱势地位。 实践证明,要想彻底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必须首先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建立和发展能够代表农民利益、维护农民权利,并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首次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规划,要求“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党的十七大又明确提出,要“探索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引擎。它的建立,使农产品能够顺利实现向商品经济的迅速转化,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有效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缓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从某种程度上说,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很好的路径。办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当前农村的一项“希望工程”,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抓手”。 广西作为一个具有“三沿”优势的少数民族省区,享有其他许多省市所没有的多重优惠政策。作为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地,广西还具有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各国信息的区位优势。这些多重优惠政策待遇和区位优势,构成了广西最大的资源优势。作为一个农业大省,这些政策优势无疑为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机遇。但是,就目前广西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存在以下不足: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足,合作办事能力不强;农民对东盟博览会的认识不足,没能充分发挥出地域优势和比较优势;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营运资金严重短缺;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等。然而,要想实现广西自治区提出的“富裕广西”、“文明广西”、“和谐广西”的战略目标,还必须通过提高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激发合作潜能,强化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充分利用资源等途径,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生产、培育新型农民、努力提高农民社会地位,使广西新农村建设的奋斗目标能够顺利完成。
【关键词】:社会主义 广西新农村建设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321.4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Summary5-10
  • 前言10-16
  • (一)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10
  • (二) 研究现状10-13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13-14
  •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14
  • (五)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文章结构14-16
  • 一、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理论基础与现实需求16-34
  • (一) 合作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6-22
  • 1. 合作经济思想的形成16-17
  • 2. 西方经典合作社理论17-19
  • 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合作经济理论19-22
  • (二)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22-29
  • 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内涵22-24
  • 2.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和原因24-29
  • (三) 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推动广西新农村建设的特殊意义29-34
  • 1. 推动生产发展,实现“富裕广西”的根本途径29-30
  • 2. 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广西”的必然选择30-32
  • 3. 提高农民社会地位、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广西”的重要渠道32-34
  • 二、广西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状况分析34-47
  • (一) 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概况34-36
  • 1. 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现状34-35
  • 2. 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类型35-36
  • (二) 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特点36-38
  • 1. 从人员构成来看,主要以本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主36
  • 2. 从组织模式上看,以合作社+农户型居多、与公司建立联系的较少36-37
  • 3. 从服务内容上看,主要以中介服务、信息服务及科技服务为主37-38
  • (三) 广西地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8-43
  • 1. 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不足,合作办事能力不强39-40
  • 2. 农民对东盟博览会的认识不足,没能发挥地域优势和比较优势40-41
  • 3. 自我积累能力较弱,,营运资金严重短缺41-42
  • 4. 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水平低下42-43
  • (四) 影响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因素分析43-47
  • 1. 基础薄弱43-44
  • 2. 观念误区44-45
  • 3. 机制制约45-47
  • 三、促进广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路径思考47-57
  • (一) 提高认识47-48
  • 1. 提高农民合作意识47
  • 2. 激发农民合作潜能47-48
  • 3. 加强对东盟博览会的认识48
  • (二) 强化管理48-53
  • 1. 按照科学的方案组建49-50
  • 2. 设计合理的培训方案50-51
  • 3. 优化合作组织负责人管理51-52
  • 4. 加强财务管理52-53
  • (三) 利用资源53-57
  • 1. 充分利用区位资源53-54
  • 2. 充分利用政策资源54-55
  • 3. 充分利用产业资源55-57
  • 小结57-59
  • 注释59-62
  • 参考文献62-65
  • 广西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入户调查问卷65-71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71-72
  • 致谢72-73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作用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2012年

2 马腾;山东省枣庄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437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10437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f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