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县乡贤文化与地方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2 03:01
“乡贤”一词最早出现在东汉时期,在乡里社会德行高尚、声望远播的人被称为“乡贤”。明清时期乡贤文化发展较为鼎盛,突出表现在各地“乡贤祠”的设置,地方上品学兼优且得到民众推崇者死后祀于其乡,入乡贤祠。“乡贤祠”是褒奖地方贤达人士在乡里社会所作贡献的一种方式,也是统治者对地方社会民众实行教化的重要途径。研究地方社会的乡贤文化应从传统社会乡贤文化入手,明清时期阳城有着丰富的乡贤文化,乡贤典型代表众多,且多以家族的形式在地方社会发挥作用,乡贤家族中优秀族人如王国光、陈廷敬、张慎言、王重新、田从典等,构成了阳城明清乡贤群体,历史文化望族的身份也是传统乡贤身上的另一标签,贤人名士与文化家族成为明清时期阳城地方社会重要的人文景观,二者也促成阳城崇文重德、耕读传家的地方社会风气。在这背后,是乡贤进行家族建设与地方社会建设的努力,乡贤家族文化中蕴含着修身、齐家、处世、为官的生动内核,由此形成的优良家风浸润在家族成员的血脉中,对地方民众的价值观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地方社会的建设上,乡贤群体致力于教化民众,促进地方良风美俗的形成;参与到地方公共建设、地方救济事务和文教事务中;他们还为民请愿,在与官府的互动中...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阳城明清乡贤典型代表分布图
《阳城乡土志》记载:“下交里原氏,匠里村杨氏,郭谷里陈氏,化源里田氏”[1]“阳城大姓四族最著”[2]。明清时期,阳城文化巨族众多,上述四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屯城张氏、郭峪王氏、化源里白氏等。这些家族多出名人贤士,在阳城地方社会形成数量众多的乡贤群体。3.1.1 科考入仕的士绅家族
新乡贤文化是结合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政策提出并实施的,成立行之有效的组织及制度就成为建设新乡贤文化的一部分,规范化的组织是地方乡贤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保障之一。在阳城县新乡贤文化建设体系中,部分乡镇已经建立起以新乡贤为中心的管理组织,即“乡贤理事会”,成员是由按照标准评选出来的乡贤组成,阳城县文明办还制定有《农村乡贤理事会章程》,共有八章二十条内容。乡贤理事会的宗旨在于:民事民办、民事民治。主要内容有“业务范围”“理事”“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资金管理”这几个方面。明确的规章制度与组织是乡贤理事会能够运行下去的保障和参照标准,也是乡贤理事会能够取得民众信任、树立威望的重要举措。2016年7月,润城镇成立了第一届乡贤协会,成立背景与润城镇建设“全域旅游名镇、历史文化重镇、民营经济强镇”有很大的关系,意在借助新乡贤所具有的优势,促进润城镇的和谐稳定。乡贤理事会上推选出乡贤常务理事机构,为全镇五十多名新乡贤颁布证书;11月,乡贤协会的挂牌仪式在润城镇的文化旅游工作站举行。2018年5月,河北镇圪涝掌村开展第一届乡贤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企业家、退休职工和在外工作人员组成,圪涝掌村乡贤理事会主要是围绕如何让村民致富增收的问题进行交流,从其组成人员上就可看出这一点,正如乡贤理事会会长梁军所说:“现在我们的企业发展了,要对村里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公益事业,帮助家乡更好的发展。”[1]由上述两个不同的乡贤理事会成立目的可看出,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各村镇的乡贤理事会的成立均有其不同的意旨,无论是为了发展旅游、发展经济,还是促进村落稳定等,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是:都是为了地区发展、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此发挥各类乡贤群体的优势。
本文编号:3241978
【文章来源】:山西师范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1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阳城明清乡贤典型代表分布图
《阳城乡土志》记载:“下交里原氏,匠里村杨氏,郭谷里陈氏,化源里田氏”[1]“阳城大姓四族最著”[2]。明清时期,阳城文化巨族众多,上述四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屯城张氏、郭峪王氏、化源里白氏等。这些家族多出名人贤士,在阳城地方社会形成数量众多的乡贤群体。3.1.1 科考入仕的士绅家族
新乡贤文化是结合乡村振兴、乡村治理政策提出并实施的,成立行之有效的组织及制度就成为建设新乡贤文化的一部分,规范化的组织是地方乡贤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的保障之一。在阳城县新乡贤文化建设体系中,部分乡镇已经建立起以新乡贤为中心的管理组织,即“乡贤理事会”,成员是由按照标准评选出来的乡贤组成,阳城县文明办还制定有《农村乡贤理事会章程》,共有八章二十条内容。乡贤理事会的宗旨在于:民事民办、民事民治。主要内容有“业务范围”“理事”“组织机构”“工作制度”“资金管理”这几个方面。明确的规章制度与组织是乡贤理事会能够运行下去的保障和参照标准,也是乡贤理事会能够取得民众信任、树立威望的重要举措。2016年7月,润城镇成立了第一届乡贤协会,成立背景与润城镇建设“全域旅游名镇、历史文化重镇、民营经济强镇”有很大的关系,意在借助新乡贤所具有的优势,促进润城镇的和谐稳定。乡贤理事会上推选出乡贤常务理事机构,为全镇五十多名新乡贤颁布证书;11月,乡贤协会的挂牌仪式在润城镇的文化旅游工作站举行。2018年5月,河北镇圪涝掌村开展第一届乡贤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企业家、退休职工和在外工作人员组成,圪涝掌村乡贤理事会主要是围绕如何让村民致富增收的问题进行交流,从其组成人员上就可看出这一点,正如乡贤理事会会长梁军所说:“现在我们的企业发展了,要对村里做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公益事业,帮助家乡更好的发展。”[1]由上述两个不同的乡贤理事会成立目的可看出,在同一县域范围内,各村镇的乡贤理事会的成立均有其不同的意旨,无论是为了发展旅游、发展经济,还是促进村落稳定等,万变不离其宗的一点是:都是为了地区发展、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以此发挥各类乡贤群体的优势。
本文编号:3241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241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