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7-05-23 10:09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新世纪一定的历史时期内 ,“三农”问题仍将是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能否成功 ,全国人民能否共同步入小康以至富裕社会的核心问题。造成“三农”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宏观经济体制和外部环境改善较慢、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乡镇企业和城市企业用工锐减等。要采取综合措施 ,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作者单位】: 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北京100810
【关键词】“三农”问题 农村改革 农村发展
【分类号】:F320.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多年 ,我国的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结束了农副产品短缺的时代。展望未来 ,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 ,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 ,农业生产也能满足全国人民步入小康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是 ,面对未来 ,“入世”在即 ,许多影响我国“三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我们不能盲目乐观[J];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13期

2 张同波;;关于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3 杜晓光;;加快科技园区建设 促进现代农业发展[J];种子科技;2011年06期

4 黄杰;滕明雨;王笃利;王铭堂;张颖;陈慈;;“科技农村、绿色农村、人文农村”理念的建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5 陆孝平;;应对洪旱灾害的几点认识[J];中国水利;2011年13期

6 张红宇;李冠佑;杨洁梅;;加快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与政策思路[J];农村经济;2011年06期

7 许春艳;郭金锋;王军;;农村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农户家用计算机拥有量的分析[J];农业考古;2011年03期

8 张国洲;;关于农业产业化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8期

9 龚雪莹;任兆昌;;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政策需求分析——以宣威市马村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世洪;;论我国农村信息化的战略任务[A];中国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学术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铁民;;真正把握好解决“三农”问题的着力点[A];全国高师《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立峰;;农业生产力与农事系统结构关系的讨论[A];中国农作制度研究进展2008[C];2008年

4 房廷宏;;论邓小平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思想[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5 苏时鹏;;论农村循环经济与农村发展——以福建为例[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杨帆;;科学施肥是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A];第四届全国绿色环保肥料新技术、新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7 魏建明;;太阳能的开发与利用正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A];农业机械化与新农村建设——中国农业机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黄勤楼;孙世坤;;福建农村发展户用沼气的社会、生态与经济效益[A];福建省科协第四届学术年会能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王国升;陈源泉;高旺盛;;区域农村发展差距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研究[A];2007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翁伯奇;;山区农村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梦薇;张晓山:打造农发所的核心竞争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张秉鸿;以新思路新举措谋求服务农村发展新成效[N];江苏法制报;2011年

3 朱高峰;重点解决信息加工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8年

4 施维;农村综合改革的落脚点应是“强县”[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中共衡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杨邦伟;衡阳农业灾害调查与思考[N];衡阳日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曹昱;“强镇”带动新农村[N];江淮时报;2010年

7 耿银平;更加重视农村和谐[N];贵州日报;2006年

8 李园李;农村突出的问题仍是基础不牢[N];湘声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宁启文 黄朝武;农业与资源环境是战略依存关系[N];农民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刘廉君;成果转化:解决“三农”问题重要途径[N];科技日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飞;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选择[D];安徽大学;2005年

2 蒙锡岗;“三农”问题的哲学思考[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彦侠;试论“三农”问题的成因及破解对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邓艳华;政府推进农业信息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永生;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进一步发展[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6 韩巍;农户信息需求行为与传播模式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7 张云芳;南靖农村户用沼气生态处理模式防治畜禽养殖污染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8 赵博勇;生态农业及其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9 陈启新;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路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10 袁松梅;金山区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成因与对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76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876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1e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