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三农”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和难点。必须优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把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计和持久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 内蒙古财经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
【关键词】: 三农 人力资源 开发
【分类号】:F323.6
【正文快照】: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即“三农”问题是一个居住地域、从事行业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 ,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中国 1 3亿人口 ,9亿在农村 ,要全面建设小康 ,首先必须实现农村的小康。城市和农村是发展问题的两个层面 ,从经济中心和经济总量看 ,城市是大头 ;从人口分布和地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海山 ,程卫东 ,谭韶勃;农村乡土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人才;1998年10期
2 陈全明,侯丽;西部的人力资源开发[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0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佳丽;;关于重点开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的思考——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05期
2 张秋凡;对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法定性的思考[J];规划师;2004年03期
3 陆平宽;;农村乡土人才开发的思考[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4 赵吕生;;农村“留守子女”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李志强;城乡贫富差距中的人口因素探析[J];菏泽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6 丁红玲;;中国学习化社会的现实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06期
7 刘玉琼;正视我国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J];理论与改革;2005年02期
8 刘云;彭尚平;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年09期
9 尹丽辉;夏胜平;;关于农业科技入户工作深度的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08年03期
10 姜明伦;于震;;农民工“留守子女”问题探析[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霍丽;城乡二元经济差异的人力资本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礼燕;武汉市城市竞争力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江生;中国西部经济发展与教育投资配置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3 童艳;天津装备制造业发展模式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新文;论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的影响[D];河北大学;2005年
5 张凤;云南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张明贵;教育在我国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地位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7 纪春艳;我国政府调控居民贫富差距问题探讨[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磊;新疆少数民族人才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8年
9 宋子柱;东营市经济国际化战略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纪常造;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进程中的民主文化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绍颖;;关于破解“三农”难题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学龙;;经济公正:“三农”问题的伦理探析[A];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唐启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城市发展[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2003/2004]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5年
3 戴健华;吕健丞;;构建科技支撑体系 推进新农村建设[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王玉屏;陈泽军;;如何把公共财政框架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结合起来[A];2004乌蒙论坛论文集(一)[C];2004年
5 毛丽玉;;农村基层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研究——以福建闽侯洋里乡为例[A];华东地区农学会学术年会暨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学术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6 徐国祥;王子林;黄席权;刘大锷;刘立华;鲁光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措施与步骤[A];湖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7 王子义;;“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王玉洁;张燕;杨焱;刘艳红;;加速农业信息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层论坛专辑[C];2006年
9 张景宽;;坚持科学发展观 正确认识和解决“三农”问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启英;;邓小平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贡献[A];纪念邓小平(上卷)——北京市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海;“土专家”成为顶梁柱[N];甘肃经济日报;2010年
2 黄浩邦(作者单位:南宁市社科联);“三农”问题刍议[N];广西日报;2005年
3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 宫希魁;中国“三农”问题透视[N];经济参考报;2005年
4 王超;“三农”问题现状及解决途径[N];济宁日报;2005年
5 记者 郑黎;“三农”问题让委员动“情”动“脑”[N];长春日报;2008年
6 记者 周慧敏;发展乡镇企业解决“三农”问题[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李耀先中共三饶镇委书记;抓住关键环节破解“三农”问题[N];潮州日报;2009年
8 黄顺江;破译“三农”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曾淼;认真对待“三农”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N];陇南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谷亚光;破解“三农”问题需要多维视角[N];中国改革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4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王国升;区域农村发展差距趋势与成因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刘志成;中部崛起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7 滕星均;区域三农问题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崔元锋;武汉市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与“三农”问题研究——基于农民问题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吴雨才;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府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10 叶鹏举;乡城人口迁移大潮中的上海人口与就业:现状及将来预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人口学思考[D];复旦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正国;浅议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以甘肃省为例[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黄贺林;人口城市化:破解“三农”问题的路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3 刘宏杰;WTO框架下我国支农财政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与完善[D];河北大学;2006年
4 李岩;地方政府体系改革[D];重庆大学;2005年
5 张洁;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制约因素分析及现实路径选择[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6 崔英兰;关于免征农业税政策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7 王邦祥;重庆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8 绳会敏;和谐社会视野下的中国农民自组织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辉;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比较[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王娟;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56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85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