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5-25 18:11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一个在农业生产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农村占据了我国国土的大部分面积,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三农”问题所处地位举足轻重。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不仅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的重要性,而且自始至终高度关注“三农”问题,并提出了系统的“三农”思想。毛泽东“三农”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思想武器。开展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同时对现时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指导,采用历史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对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 文章共分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介绍了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部分,基于对毛泽东“三农”思想概念的分析,探索了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理论基础及其形成过程。毛泽东“三农”思想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农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以及对国情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并在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逐渐成熟起来的。 第三部分,详尽地论述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具体分为三大模块,文章分别阐述了毛泽东的农业思想、毛泽东的农村思想和毛泽东的农民思想。 第四部分,研究了建国以来毛泽东“三农”思想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原因。毛泽东“三农”思想在农业生产过分强调计划,在农村经济建设中急于求成,对农民的户籍政策存在失误。究其原因,主要是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不足,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理解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 第五部分,阐述了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该文在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及具体建设内容的基础上,总结了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贡献,,将毛泽东“三农”思想置于当今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范畴中,提出了建设经济发达、政治民主、文化繁荣、文明和谐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本文在借鉴学术界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研究了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及其原因,并将理论落脚于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研究其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这是本文的创新点所在。
【关键词】:毛泽东 “三农”思想 社会主义新农村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A841;D422.6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1 引言10-17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0-11
  • 1.1.1 选题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14-15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5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15-17
  • 2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形成17-26
  • 2.1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含义17-18
  • 2.2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形成过程18-26
  • 2.2.1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理论基础18-20
  • 2.2.2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形成过程20-26
  • 3 毛泽东“三农”思想的主要内容26-38
  • 3.1 农业思想26-30
  • 3.1.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26-27
  • 3.1.2 处理好农业与工业的关系27-28
  • 3.1.3 农业应实现合作化、机械化与现代化28-30
  • 3.2 农村思想30-33
  • 3.2.1 变革和完善农村生产关系30-31
  • 3.2.2 推进农村城市化31-32
  • 3.2.3 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公共事业32-33
  • 3.3 农民思想33-38
  • 3.3.1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33-34
  • 3.3.2 农民问题的中心是土地问题34-35
  • 3.3.3 加强农民的教育35-36
  • 3.3.4 维护农民利益36-38
  • 4 建国以来毛泽东“三农”思想存在的局限性及原因38-42
  • 4.1 建国以来毛泽东“三农”思想存在的局限性38-39
  • 4.1.1 农业过分强调公平38
  • 4.1.2 农村经济建设急于求成38-39
  • 4.1.3 农民与国家关系处理失误39
  • 4.2 毛泽东“三农”思想局限性产生的原因39-42
  • 4.2.1 对社会主义的理论认识不足39-40
  • 4.2.2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理解40
  • 4.2.3 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尚浅40-42
  • 5 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贡献和现实启示42-59
  • 5.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概念42-43
  • 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内容43
  • 5.3 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贡献43-45
  • 5.3.1 将“三农”问题作为中国的基本问题43-44
  • 5.3.2 重视农民的地位,加强农民教育44-45
  • 5.3.3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水平45
  • 5.4 毛泽东“三农”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启示45-59
  • 5.4.1 建设经济发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47-50
  • 5.4.2 建设政治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0-52
  • 5.4.3 建设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2-55
  • 5.4.4 建设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55-59
  • 致谢59-60
  • 参考文献60-62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唐仲南;;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资料[J];农田水利;196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毛泽东“三农”思想及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94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9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