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基于自组织维度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基于自组织维度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对于“三农问题”,现有理论文献主要是从税费改革、劳动力转移、农业工业化、城市化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基于自组织的理论层面,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解析农民自组织存在的合理性和适当性问题;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进行自组织,也就是不要单纯去提高农民收入,而应将提高农民收入与增强其自组织的能力与水平结合起来,形成多样化的农民自组织形式。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农民自组织 博弈 系统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西部经济增长与劳动分工及制度因素分析”(02JAZJD790024)
【分类号】:F2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三农”问题是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难题之一。对于“三农”问题的研究,学者们见仁见智,提出了诸多有意义的对策和建议,归纳起来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工业拉动说”。即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劳动的边际报酬,从而促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雷原;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性变革与外部环境营造[J];经济评论;2004年06期
2 邓大才;农业发展的制度障碍:表现、根源与解决思路[J];经济评论;2001年05期
3 刘明宇;分工抑制与农民的制度性贫困[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2期
4 王向春,许惠渊;提高组织化程度 增加京郊农民收入[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孔祥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认识、问题及对策[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万胜;“国家与社会”框架在乡村政治研究中的适用性——综述和评价[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张永丽,柳建平;中国农地制度演变的绩效评析及其启示[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陆业;关于农民增收问题的几点思考[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张广花;徐淮地区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3期
5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与减轻农民负担[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6 吴建,曹家和;农村土地制度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商业研究;2003年21期
7 王中人;当代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与农村村民自治问题研究[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2年03期
8 杨卫军,王永莲;农村公共产品提供的“一事一议”制度[J];财经科学;2005年01期
9 张新;;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地方财政改革的路径依赖——一个基于地方公共物品理论的分析框架[J];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08期
10 陶勇;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负担问题探索[J];财贸经济;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左静;;农地征用要引入市场机制[A];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征集论文集[C];2005年
2 李燕凌;曾福生;;缩小城乡社会发展差距 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A];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3 黄瑾;;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研究综述[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4 杨理;;对草地资源治理的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A];2006中国草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张平;;韩国新农村运动及日韩农协发展对我国的借鉴[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守全;中国粮食流通政策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2 邵春杰;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均分地权和规模化经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3 张学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黄新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厦门大学;2002年
5 王殿志;农村税费改革与县乡分配关系的调整[D];厦门大学;2003年
6 宋军;中国农村存款型金融中介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7 李颖;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8 刘明宇;制度、分工演化与经济绩效——基于分工维度对农民贫困的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9 高环;城镇化建设中产业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10 曹汝华;中国农村融资问题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竹青;二元户籍制度研究——一个法律社会学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红维;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综合评价与发展战略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党晨飞;土地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4 张传林;河南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3年
5 胡卫东;“三农”问题的制度约束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6 罗金保;当代中国农民贫困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7 邓丽霞;湖南省农产品竞争力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3年
8 王计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9 张荣峰;新疆农业投资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3年
10 刘新生;种植业经济效益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志成,史学军;对中国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1999年05期
2 陈波;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J];经济评论;1999年05期
3 李成贵;农民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2年11期
4 潘劲;流通领域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11期
5 赵邦宏,宗义湘,丁振京,孙玉洁;农民技术经济合作服务组织的农业推广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02期
6 王秀清,苏旭霞;农用地细碎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以山东省莱西市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02年02期
7 冯兴元,魏志梅,刘会荪;农村税费改革及其配套改革问题研究[J];税务研究;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岳德军;崔元锋;;城乡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症结弱化的灰色关联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2 陶爱祥;;基于灰色理论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8期
3 程名望;史清华;;农民工进城务工文化差异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6年07期
4 刘清泉;;专业养殖户乳猪料产品质量偏好实证研究[J];经济师;2007年04期
5 程名望;史清华;赵永柯;;我国农民工进城务工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07年01期
6 朱春梅;;经济增长、农村教育投资与农民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年04期
7 郝爱民;;集成化大宗农产品供应链模型与应用[J];商业研究;2010年02期
8 李柏洲;朱晓霞;;我国投资乘数效应的计算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6年06期
9 栾蕾娜;胡燕京;;山东省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刘晓萍;;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适用性模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18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杜聪慧;微观计量方法及其在农民收入问题方面的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2 孙亚清;风险、策略与制度演变路径:农户视角[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张成旺;重庆市农村居民收入区域差距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4 张宇;农产品销售物流中风险控制模型及求解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三农问题:基于自组织维度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47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394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