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
本文关键词: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
【摘要】:本文认为中国“三农”问题产生的基础是生产力低水平上分散的一家一户半自给自足的小生产方式 ,即半自然经济。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 ,市场制度的需求同计划制度安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是“三农”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要想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不能靠别的什么制度安排 ,只有靠市场化的制度安排
【作者单位】: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农经系
【关键词】: 三农问题 半自然经济 市场化
【分类号】:F320
【正文快照】: 一、“三农”问题的现状与根本原因分析 (一)“三农”问题主要表现 ( 1 )农民收入增幅减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年拉大。1 997年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持续低迷,没有一年超过5 % ,2 0 0 2年增幅仅为4.8%。而与之相对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2 0 0 2年甚至达到3.1 1∶1。(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丽;崔茂森;;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20期
2 操满香;;农村土地流转关键在于明晰产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09期
3 徐小怡;论企业集团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基于山东省、河北省等地方产业化的经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04期
4 蒋占峰;简析农地股份合作制的增收绩效[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8期
5 张雅静;洪传春;;论福建省农村社区组织发展的战略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5期
6 张淑萍;张红;易佳;;对陕西关中农村王上村草莓协会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7 王平;林萍;;村民自治视阈中的协商民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1期
8 张新光;;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小农制评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机制化的原因——一种体系层次上的分析[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1期
10 徐月亮;周超明;;环境保护提供的现实困境及对策分析——从公共产品理论视角出发探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能;武廷海;林文棋;;农村规划中的公共服务设施有效配置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康纪田;;论矿业安全供给主体的私人性趋向——基于法经济学的研究视角[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方然;;利益表达机制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以瑞典模式为例[A];服务型政府与和谐社会[C];2005年
4 宋圭武;;对人民公社低效率原因的分析与思考[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权昆;;海洋环境保护的政府行为及其反思[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6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7 李昌来;;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机制创新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8 卢云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9 贺雪峰;王习明;;乡村组织及其财政状况--湖北J市调查 第九章:税费改革[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1年
10 贺雪峰;王习明;;附录:论消极行政——兼论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燕泰翔;中国工农关系演进与农业发展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3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李宝君;非强制行政行为制度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侯德斌;农民集体成员权利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狄金华;被困的治理[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桂家友;中国城乡公民权利平等化问题研究(1949-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黄椿;农业保险主体供需意愿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9 朱静辉;地权增值分配的社会机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史晖;转型与重构:中国近代课程制度变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燕南;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结构优化与创新设计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2 宋增芬;山东省农户借贷参与意愿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陈雨林;攀枝花市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周秀勇;鸡西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杨涛;南通市农村公路供需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梁柏章;我国农村居民的集体行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赵一林;现行户籍制度对公民权利的影响及立法完善[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施道清;我国农地使用制度变迁与农业绩效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娟;我国基层民主与乡村治理相互促进机制及其完善途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10 王盛华;政府行政介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脉伏,稽景涛,左臣明;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05期
2 陈章栋;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略论[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孙应丽;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城镇化[J];学术探索;2003年08期
4 赖文燕;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年03期
5 赵慧珠;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降低制度成本——访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4年05期
6 韦庆儿;“以农为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治本之策[J];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4年06期
7 刘鸿儒 ,王安仁 ,孙卫南 ,张新权;三农问题:核心是进行利益调整[J];西部大开发;2003年10期
8 卢巧玲;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J];学术交流;2005年06期
9 唐若兰;抓好“三农”问题 促进执政能力建设[J];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0 刘伦峰;应对“入世” 振兴“三农”——谈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应把握好的几个问题[J];理论观察;200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武;;“三农”问题及其解决途径思考[A];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炎成;夏春萍;;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三农”问题解决之道[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张建萍;;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3)[C];2009年
4 张守刚;吴嘉本;;扩大初高等职业教育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切入点[A];陕西省经济学学会第24次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周远清;;认真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精神 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在“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上的致辞[A];《“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刘会珍;龙华;许瑞琛;;关于三网融合以及其进入农村部分问题的探讨[A];2009年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论文集[C];2009年
7 郑伟明;;正确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郑伟明;;正确解决“三农”问题和处理城乡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杨邦杰;;新农村建设:进展、问题与对策[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10 孙晓芳;;论解决三农问题与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政协常委 王泽平;城镇化是解决三农问题根本途径[N];江淮时报;2009年
2 刘新会;重中之重是30年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经验[N];咸阳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谷亚光;为了现代化强国的梦想[N];中国改革报;2009年
4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马龙龙;以农村商品流通为突破口解决“三农”问题[N];中国特产报;2010年
5 李东梅;把“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N];宁夏日报;2008年
6 见习记者 刘静;农业界委员建言重视三农问题[N];人民政协报;2003年
7 赵晓谛;让农民解决三农问题[N];学习时报;2008年
8 记者 杨志华;曾培炎指出 采取更有力措施解决三农问题[N];农民日报;2004年
9 张竹彬、胡士祥、石中生;铸造解决三农问题的金钥匙[N];中国交通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武唯 孙兴伟 高云;解决三农问题亟需社会保障助力[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本军;“三农”问题与政府行为[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5年
2 殷勤;“三农”问题的国家治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沈金华;走向新的社会集约和博弈[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4 寻广新;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田克祯;农村制度变迁中政府主导逻辑的困境与超越[D];吉林大学;2009年
6 史向军;毛泽东“三农”思想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7 范连生;建国初期三农问题与乡村社会变迁(1949-1956)[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丁兆庆;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李强;我国“以工补农”效果及其主体互动整合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10 丁赛;政府行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瑾;对当代中国三农问题观念的反思[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2 陈武亮;多维透视农村报积贫积弱现象[D];四川大学;2005年
3 李文煌;关于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辛小丽;加拿大合作社运动对中国农业合作化的启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张玲;“三农”背景下大众传媒与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曾碧辉;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7 胡波;新农村建设视域中的农民政治组织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洁;小农经济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9 郑晓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郁剑波;我国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理性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781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78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