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三农论文 >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一个文献综述

发布时间:2017-09-11 10:55

  本文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重构:一个文献综述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金融体系 三农融资 重构 政策支持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的后劲”。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解决农业问题是重中之重,因此“三农”问题已经不再仅仅是单个部门或局部的问题而是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局战略部署的重要问题。“三农”经济在我国经济腾飞的过程中做出了卓绝的贡献,但是,长期以来,“三农”被忽视的问题远远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小农业经济转型中资金融通和金融服务问题仍然是三农经济成长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提高广大农民的收入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而要增加农民的收入首先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产业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农业的发展亦是如此,所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首先要解决农村地区的资金供求。然而现行的农村金融体系作为农村地区资本要素的主要配置方式与“三农”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学界围绕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主要选取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现状、“三农”融资困境、重构农村金融体系的路径选择、功能定位、政策支持以及农村金融体系经典模式等相关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与梳理。 首先,对农村金融体系内金融的供求整体现状进行审视。与传统的农村金融需求相比,新时期的“三农”金融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满足“三农”金融需求,虽然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多样化,但是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农村金融总体供求处于失衡的状态,“三农”融资困难。“三农”融资困难是“三农”自身与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以及其运行的外部环境等多个因素共同造成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的问题包括业务经营范围狭窄、财务制度不健全、涉农业务设计不合理等方面,外部运行保障体系问题主要集中在缺乏风险分散机制、法律体系以及政府保障措施不完善等。 再次,针对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相较于国家所采取的多次改革,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重构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更具有可行性。鉴于此,本文对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侧重点主要放在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两种路径:“机构观”和“功能观”的选择,重构的农村金融体系目标设定、功能定位、方式的选择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此外,对很多学者关于国外较为成功经典的农村金融体系模式的研究也进行了梳理总结,试图从中找出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与方法,对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给予一定的政策制度建议。 最后,本文就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研究在学界已经达成的共识或已经深入研究探讨的内容进行了总结梳理的基础上提出可能存在进一步研究空间的领域,试图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新构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推动整个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研究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体系 三农融资 重构 政策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3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前言10-18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意义11-12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理论的历史沿革及本文梳理资料来源12-15
  • 一、国外有关研究12-13
  • 二、国内有关研究13-15
  • 三、本文选取的资料来源15
  • 第三节 文章结构及可能存在的不足15-18
  • 一、文章的结构安排15-16
  • 二、文章可能存在的不足16-18
  • 第二章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实审视18-27
  • 第一节 农村金融供求现状19-20
  • 第二节 三农融资困境20-27
  • 一、三农融资困境的内在原因20-23
  • 二、三农融资困境的外在原因23-27
  • 第三章 关于农村金融体系构建的研究27-36
  •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路径选择27-30
  • 一、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机构范式”28-29
  • 二、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功能范式”29-30
  • 第二节 基于“功能视角”的农村金融体系重构30-36
  •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31-32
  • 二、“功能视角”下的农村金融体系32-36
  • 第四章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制度研究36-42
  • 第一节 农村金融体系重构的政策制度支持框架36-39
  • 一、法律法规支持36-37
  • 二、市场准入政策37
  • 三、财政政策37-38
  • 四、教育、培训与信息服务政策38-39
  • 第二节 经典农村金融体系模式政策制度借鉴39-42
  • 一、农村金融体系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39-40
  • 二、建立符合本国国情的农村金融体系40
  • 三、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40
  • 四、健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配套设施40-42
  • 第五章 总结与研究前瞻42-45
  • 第一节 综述总结42-43
  • 第二节 研究前瞻43-45
  • 参考文献45-59
  • 致谢5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长全,刘亮;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规范与创新[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2003年03期

2 邱跃民;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J];金融纵横;2003年03期

3 ;《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推介书[J];农村金融与市场经济;2003年03期

4 赵元华,丁忠民;农村金融市场的规范与发展[J];新疆农垦经济;2003年04期

5 肖光庆,罗洪波;对农村金融重组与发展的思考[J];西南金融;2003年06期

6 蒋扶中;当前农村金融总体布局的思考[J];新疆金融;2003年04期

7 ;周小川: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需系统推进[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3年09期

8 冯兴元 ,何广文;农村金融为何不姓“农”[J];中国改革;2003年08期

9 周晓棠;当前我国城乡差距与发展农村金融[J];中国流通经济;2003年11期

10 刘延力;农村金融结构的多样化分析[J];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安;赵涟泓;;农村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探讨[A];中国流通业与新农村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苏亚拉图;;改革和完善我国西部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方中;;20世纪30年代农村金融濒临枯竭问题初探[A];近代中国(第七辑)[C];1997年

4 孟春;高伟;;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需要破解的几个难题[A];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与探索:全国财政支农优秀论文选(2008)[C];2009年

5 蔡力峰;;农村金融改革现状与对策研究[A];第二届湖湘三农论坛论文集[C];2009年

6 郭明兰;;加快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7 何广文;李莉莉;;从系统论视角看农村金融改革[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会暨青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王蕾;谭东明;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李定;;山西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黄明;苏晓凤;胡舒予;;我国农村金融排斥问题研究[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金融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马玉荣;农村金融,,下一个投资盛宴?[N];证券日报;2006年

2 张元红;增强农村金融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农发所 张军;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市场[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4 曾刚;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支持和保障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5 肖东平 李娅;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路径选择[N];中国税务报;2007年

6 陈遇雨;农村金融边缘化亟待关注[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汤敏(作者系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副代表);国际上农村金融的成功经验[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6年

8 张海峰;农村金融之“两会”期待:不止点题 更有实意[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王汉 编辑整理;农村金融,一块等待开垦的热土[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董文胜;三大因素阻碍农村金融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琼;农村金融:体制突破与机制改进[D];华中农业大学;2009年

2 卞靖;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失衡深层机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吴斌;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梁邦海;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及其效率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李喜梅;基于功能视角的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桑瑜;基于组织创新的农村金融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

7 李U

本文编号:8302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annong/8302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6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