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维权行为选择偏好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112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 农民工维权 维权行为偏好 维权偏好测量 闹大维权 暴力维权 出处:《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0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从维权行为的暴力性和公开性程度两个维度测量,农民工维权行为偏好具有非暴力性、非常态公开性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多元逻辑斯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等政治信任水平的农民工选择一般公开维权行为的可能性最大;农民工维权行为的暴力性和公开性程度均与文化层次呈正相关;建筑业农民工比其他行业农民工更倾向于选择一般公开维权和非暴力维权;务农经历和环境会使农民工维权行为更倾向私下维权;良好的居住环境会降低农民工维权行为的暴力性程度;社会保障水平越高农民工闹大维权的可能性也就越低。据此,政策制定者应疏通既有体制内农民工维权渠道,加大对特定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管理力度及农民工的组织化管理力度,并做好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工作。
[Abstract]:From the two dimensions of violence and openness, the preference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protection behavior is non-violent. The results of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above analysis show that migrant workers with medium level of political trust are the most likely to choose general public behavior of safeguarding their rights; The degree of violence and openness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protection behavior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cultural level; migrant worker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re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general open rights protection and non-violence rights protection than other industries migrant workers; Farming experience and environment will make peasant workers' rights protection behavior more private; a good living environment will reduce the intensity of migrant workers' rights protection;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the less likely migrant workers will be to make a big effort to protect their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 security, the less likely they are to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tect rights. The policy makers should clear up the channels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migrant workers within the existing system, strengthen the social management of specific migrant workers and the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 of migrant workers, and do a good job in the public service of migrant worker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地方政府治理与地方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政治学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新生代农民工城镇融入与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证研究”(11BZZ042)
【分类号】:D4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振华;;农民工维权的难点与破解之策[J];政府法制;2006年07期
2 ;中国农民工维权网开通[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曹明柱;桑晨锋;柳昭活;;宁阳模式:农民工维权新举[J];中国劳动保障;2006年06期
4 何刚;;农民工维权问题的过渡性及价值意义[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年04期
5 ;努力构建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J];中国工运;2006年10期
6 王天林;;对农民工维权的思考[J];人民论坛;2007年02期
7 ;努力把农民工维权工作做深做实[J];中国工运;2007年01期
8 陈宏峰;;关于农民工维权问题的几点思考[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2期
9 闫翠娟;高峰;;苏州市外来农民工维权意识调查[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王娇萍;;为了他们体面而有尊严——沈阳市农民工维权中心纪事[J];中国职工教育;200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刘培峰;孙春苗;;农民工维权组织的生存之道——以番禺打工族文书处理服务部为例[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2 黄福涛;李佳;关羽;;农民工维权不当犯罪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乐;禹会区建立农民工维权工作站[N];蚌埠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裴兴斌;市总工会农民工维权中心挂牌[N];宝鸡日报;2006年
3 记者 顾威;沈阳市总推出农民工维权十大新举措[N];工人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刘长江 记者 郭强;哈尔滨工会“农民工维权月”显实效[N];工人日报;2007年
5 记者 邹明强 通讯员 工宣;荆州建立乡镇农民工维权服务站[N];工人日报;2007年
6 记者 赵翔邋通讯员 刘建华;瓷都农民工维权有了快速通道[N];工人日报;2007年
7 记者 赵翔邋通讯员 伍枝勤;景德镇农民工可在“家门口”维权[N];工人日报;2007年
8 洪立敬;沈阳首创全国农民工维权日[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9 乌尔勒格 记者 赵乃政;完善农民工维权体系[N];吉林日报;2006年
10 许小兵;七部门举行农民工维权大型现场咨询活动[N];连云港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邬金刚;对农民工维权抗争的探讨[D];南京大学;2011年
2 徐静;农民工维权成本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3 常俊俊;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农民工维权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3年
4 陈凡;农民工维权网络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曹文聪;东源县农民工维权影响因素分析[D];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16年
6 迟成民;权益受损与抗争:结构制约下的农民工维权行动策略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张宁;农民工维权报道研究[D];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2年
8 李巨存;组织化视角下的农民工维权行为优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9 刘振杰;当前我国伤残农民工维权障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张峻;农民工维权意识和合法维权教育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503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503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