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中国经济的八大增长潜力

发布时间:2018-04-25 21:25

  本文选题:中国经济增长潜力 + 城镇化 ; 参考:《当代经济管理》2015年07期


【摘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在放缓,国内外存在不同的解读声音。事实上,中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存在巨大的增长潜力,至少表现在八个方面:城镇化的巨大经济拉动效应、与民生改善相关的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具有广阔的空间、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生产性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中国并存巨大的"后发优势"与"先发优势"、消费市场潜力巨大、对外投资空间巨大、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农业生产潜力。另外,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科教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区域经济体制改革,以及政府简政放权和法治化运作等,都将释放出巨大的经济增长潜力。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ic growth rate is slowing, there ar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the voice at home and abroad. As a matter of fact, China's economic fundamentals are good, and there is great potential for growth, at least in eight aspects: the huge economic pull effect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vast space for investment in public consumptive infrastructure related to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elihoo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s enormous, producer services have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huge "late-development advantages" and "first-mover advantages", the potential of the consumer market is huge, and the space for foreign investment is huge. The reform of rural land system will release great potentia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ddition,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ystem reform,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 reform, science and education system reform, finance and taxation system reform, social security system reform, regional economic system reform, As well as the government decentralization and rule by law, and so on, will release a huge potential for economic growth.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4ZDB030)
【分类号】:F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侯淑霞;王雪瑞;;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与内生经济增长——基于空间联立模型的经验研究[J];财经论丛;2014年05期

2 李稻葵;金梦媛;;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J];大众理财顾问;2014年10期

3 宁洁萍;;节能环保产业或成新的经济增长点[J];工程机械;2013年09期

4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刘纯彬;李筱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9期

6 张占斌;周跃辉;;关于中国经济新常态若干问题的解析与思考[J];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01期

7 郭豫媚;陈彦斌;;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估算及其政策含义:1979-2020[J];经济学动态;2015年02期

8 郑新立;;经济增长的七大潜力亟待改革释放[J];经济纵横;2015年01期

9 朱孔来;李静静;乐菲菲;;中国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亮;;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动力研究——迈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选择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6期

2 张亮;;浅论十八大报告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内涵[J];改革与开放;2013年04期

3 苏昕;张淑敏;;山东省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3年02期

4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张慧;;环洞庭湖区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J];地理研究;2013年10期

5 王亚力;彭保发;熊建新;王青;;2001年以来环洞庭湖区经济城镇化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的对比研究[J];地理科学;2014年01期

6 胡杰;李庆云;韦颜秋;;我国新型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演进动力研究综述[J];城市发展研究;2014年01期

7 丁魁礼;;我国科技计划运行中影响自主创新的突出问题及政策建议[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8 蒋冠;霍强;;中国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4年03期

9 林炳华;;基于PVAR模型的城镇化政府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的互动效应研究[J];财政研究;2014年03期

10 喻开志;黄楚蘅;喻继银;;城镇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4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肖莹光;;城镇化、非农就业和经济增长关系研究——以河北省及其沿海地区为例[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常文磊;;创新型国家视域中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机制探索[A];中国梦·深化改革与转型发展——聚焦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七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王宗荣;创新型城市建设动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王冬;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主要政策实施与产业整合的绩效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2年

3 纪明辉;中国服务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4 余漫;人口迁移背景下农村基础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性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4年

5 郑巧英;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科技任务组织模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6 张术茂;中国财政支出政策就业效应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7 钟振东;后工业化时期服务业及价值创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4年

8 韩秀丽;市场发育、政府能力及资源依赖对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5年

9 赵琰;我国采暖区既有商品住宅节能改造费用分摊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岩;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与高技术产业化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张宏;我国科技计划管理的现状、问题和改进[D];山东大学;2007年

3 李凌;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相关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4 李洪莲;我国转型期政企关系改革战略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旭;浅析传统知识的自主创新活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王平;舟山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人才支撑问题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2012年

7 钟丽;融资约束、研发投入和企业绩效相关性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8 姬换英;生态城镇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3年

9 孟俊锋;城镇化建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10 董丹丹;安徽省经济发展对于城镇化进程的影响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耀彬;;中国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研究;2006年24期

2 徐雪梅,王燕;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4年02期

3 张颖,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2003年04期

4 雷社平;何音音;;我国环保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6 张平淡;朱松;朱艳春;;我国环保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7 蒋洪强,曹东,王金南,过孝民;环保投资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贡献度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8 郭松;;我国城市化水平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年08期

9 王晓娟;;上海服务业发展特征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俞宪忠;中国城市化演进分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国家统计局局长 马建堂;[N];人民日报;2010年

2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 李江涛;[N];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亚娴;我国城镇化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晓龙;四国经济增长潜力初步比较分析[J];北京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 尹莉;关于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两点探析[J];经济论坛;2004年05期

3 庞英;从居民储蓄投资看我国经济增长潜力[J];统计与决策;2004年03期

4 刘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有多大[J];环境经济;2004年02期

5 辛晓十;;南阳经济增长潜力及发展趋势研究[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年09期

6 郁芳;;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被低估[J];市场周刊(新物流);2007年02期

7 ;北京旅游业:分析与预测[J];数据;2007年05期

8 丁春锋;;浅析我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问题[J];财经界(学术版);2008年09期

9 叶微;;浅析中国经济增长潜力[J];消费导刊;2009年04期

10 马骏;;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下行的原因与政策含义[J];中国金融;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作毅;;朝阳区经济增长潜力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刘佳明;;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挖掘经济增长潜力 全面构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现代化农场[A];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波;韩经济增长潜力衰减[N];中国贸易报;2005年

2 深圳特区报记者 范京蓉;中国经济增长潜力仍待释放[N];深圳特区报;2012年

3 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 李慧勇 孟祥娟 执笔;推进改革必将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龙金光 实习生 邹小玲;机构改革和调整是手段 目标是挖掘经济增长潜力[N];南方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周子勋;进一步以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N];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

6 重庆科技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 唐龙;激发经济增长潜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杨光;着手供给端改革 挖掘经济增长潜力[N];中国证券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任晓 实习记者 陈琴;专家建言加速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潜力[N];中国证券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郑洞宇;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寻找穿越周期品种[N];中国证券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赵小军;千方百计深挖经济增长潜力 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N];榆林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俊杰;集约型城市经济增长潜力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03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1803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be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