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交通事故导致工伤的赔偿制度
本文选题:交通事故 + 工伤 ; 参考:《商》2016年17期
【摘要】:工伤制度是兼顾维护劳动者利益和分散用人单位风险的法律制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对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每一种制度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与此同时,对工伤损害的填补机制的发展也日渐多元化,形成了工伤保险制度与民事侵权赔偿制度共存的局面。两种制度时见冲突的问题也凸显起来,而两种制度各具优势,二者皆不可废也不可废其一,当两种救济制度发生竞合时如何做出选择和处理,因各地区立法对此规定不同和各地法官对此问题的法理认识不同,导致出现了各地不同的司法判例,法律的统一性严重受到了影响。因此,完善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关系,解决这一冲突问题,对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尤为紧迫和重要。
[Abstract]:Industrial injury system is a legal system 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the interests of workers and disperses the risks of employers. It plays an increasingly prominent role in real life and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mechanism. Each system can not be perfect,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of compensation mechanism for injur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diversified, forming the coexistence of injury insurance system and civil tort compensation system. The problem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wo systems is also highlighted, and the two systems have their own advantages, both of which can not be abandoned nor one of them, how to make a choice and deal with the two relief systems when they are competing. Due to the different legislation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the different legal theories of judges in different regions, different judicial precedents have appeared, and the unity of law has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Therefore, it is urgent and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leg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ensation of industrial injury insurance and civil tort compensation, and to resolve this conflict problem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22.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聂辉;;与李盛荣法官商榷 此协议应属工伤赔偿协议[J];中国劳动;2007年12期
2 于英娜;;工伤赔偿协议不能盲目签[J];劳动保障世界;2008年11期
3 粤仲;;万思华工伤赔偿协议实况[J];创业者;1995年06期
4 吕金平;;休息时受伤应否给予工伤赔偿[J];农民文摘;2007年07期
5 ;工伤赔偿达成协议能否再变更[J];农民文摘;2009年09期
6 张鸣;;委托办理工伤申请之痛[J];法律与生活;2012年18期
7 ;热议工伤认定“48小时”[J];晚霞;2012年24期
8 晓潘;;发生工伤该怎么办?[J];法学天地;2000年03期
9 马太昆;;工伤私了及其整治[J];山东劳动保障;2000年04期
10 卞;;川藉打工妹341万工伤索赔被驳回[J];劳动理论与实践;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志业;李争圆;;现行工伤认定制度的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周贤日;;中国工伤认定制度探微——以最高法院公报的五个工伤认定案件为视角[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3 杨曙光;;试论行政裁量权在工伤行政确认中的适用与规范——以工伤认定中工作场所的涵义为视角[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4 郭立天;王雪鸿;;完善用人单位在工伤与民事侵权损害赔偿竞合问题上的法律思考[A];西部劳动法律论坛暨全国律协劳动和社会保障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5 曹艳春;张扬;;劳务派遣中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研究[A];首届江浙沪劳动法论坛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医生 吴帅;“死太迟不算工伤”是制度性冷漠[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2 海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王琳;用人性化修法保障工伤者权益[N];广州日报;2012年
3 曾志杨;工伤赔偿岂能让职工分摊[N];中国化工报;2013年
4 谢泽宪 黄巧燕 曾飞洋;现状:工伤拖累现代化进程[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5年
5 劳新华;参加单位活动受伤 工伤认定闹出纠纷[N];法治快报;2007年
6 周小勇;保险赔钱了,工伤赔偿照给[N];检察日报;2007年
7 李诗茵;点击企业不服工伤认定之“误区”[N];江苏法制报;2007年
8 付忠;工伤认定法律要点及工伤责任承担[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9 蔡玉高 胡锦武 周润健;工伤认定有多难[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记者 蔡玉高 周润健 胡锦武;工伤认定难,看江苏如何破解[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宋鹏;刘帅工伤案件的法律分析[D];兰州大学;2015年
2 邱洁芳;侵权、工伤和交强险的赔偿竞合处理[D];广西大学;2015年
3 杨光;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完善[D];宁波大学;2015年
4 李宁湘;农民工劳务派遣人员工伤赔偿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马姗姗;船员工伤赔偿的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6 游杰;工伤认定法律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7 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苏文普;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刘莉莉;论我国工伤认定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王东爽;论我国工伤保障制度[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0061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006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