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廉政建设视角的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08:12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都处于企业单位与机关事业单位两种不同的养老制并存的局面。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保险需求的日益增加,两种制度下养老金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由国家财政全额负担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引发了“公平性”的争论,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国加大了腐败案件的查处力度,加强了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坚持走由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制度。本文在阐述了廉政建设的理论、以及职业年金制度的相关经济学、管理学与社会保障学方面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职业年金试点情况和其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我国廉政建设的现状、意义以及其与职业年金制度二者之间的关系。此外,还对境外公职人员职业年金制度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并通过实证测算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的替代率,表明职业年金是可以提高养老金替代率的。还结合成本-收益分析法以及博弈模型对公职人员廉政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探索腐败与廉洁的选择条件与概率。最后,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廉政建设视角下职业年金制度发展的一系列对策:一是职业年金运行机制建设;二是职业年金配套措施建设;三是主体对象教育。
[Abstract]:For a long time, China has been in the situation of two different pension systems: enterprise unit and government institution.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aggravation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insurance, the gap between the pension level of the two systems has been further widened.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s, which is under the full burden of state finance, has caused a debate of "fairness", so it is imperative to reform the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of government institu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intensified the investigation and punishment of corruption cases, strengthened the punishment of corrupt elements, and adhered to the anti-corruption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explaining the theory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and the related economics, management and social security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perimental situation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clean government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t and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In addition, it analyzes the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of foreign public officials and draws some valuable experience. The substitution rate of occupational annuity in government and public institution is calculated empirically, which shows that occupational annuity can improve the replacement rate of pension. In addition, the economic analysis of public officials' clean government is carried out by combining the cost-benefit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game model to explore the selection conditions and probabilities of corruption and integrity.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construction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operating mechanism; seco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pporting measures of occupational pension; and third, the education of the subje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84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永林;;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章泓;;关于实施职业年金问题的思考[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年12期

3 成石;;职业年金的功能[J];中国人大;2014年01期

4 丁宁宁;澳大利亚的职业年金[J];中国改革;2001年09期

5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中国职工教育;2008年06期

6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J];就业与保障;2008年06期

7 孙波;;转轨时期科研院所职业年金运行发展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6期

8 李黎;;关于建立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的思考[J];经济师;2009年07期

9 刘素姣;;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的政策建议[J];西部金融;2009年11期

10 樊蕾;;关于我国职业年金制度建设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邹德新;刘春雪;张开媛;;运动员职业年金制度的构建[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莹莹;职业年金每年增量或超2000亿元[N];中国证券报;2014年

2 中国农业银行 林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伍恩平;职业年金管理的思考与建议[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张贵峰;设职业年金别沦为“新的双轨”[N];工人日报;2013年

4 李劭强;“职业年金”需伴随养老改革破局[N];广州日报;2013年

5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的公平性考问[N];华夏时报;2013年

6 资深财经媒体人 刘波;“标本不治”的公务员职业年金[N];华夏时报;2013年

7 张春红;职业年金呼之欲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8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封进;论职业年金的治理[N];东方早报;2012年

9 本报记者 王晓慧;“职业年金”覆盖九成人员[N];华夏时报;2012年

10 苏卫东;职业年金应与企业年金并行[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萌;我国高校教师职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刘菊;事业单位职业年金方案设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5年

3 何颖雪;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现有方案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4 张茜;高校教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5 刘延年;我国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建设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6 刘懿敏;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7 刘晓霜;关于完善我国职业年金制度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8 张栖晨;北京市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建设改革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9 吴志恒;基于精算模型的公务员职业年金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10 孙浩然;W事业单位职业年金制度设计[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299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299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3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