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缺陷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30 19:55
【摘要】:1991年,为了推动住房改革的进程,我国借鉴新加坡中央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先进经验,首次建立了住房公积金制度,住房公积金建立以来,为保障我国居民的住房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时代的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出现了缺陷和漏洞,并在实际操作中逐步暴露出来,引发了民众的不信任情绪。本文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历史沿革和发展现状出发,对其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进而发掘出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在缴存、贷款、增值和提取等环节的缺陷。此后,笔者对上述缺陷进行了重点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改革对策。通过对住房公积金制度功能的定位,缴存机制的设计,权责机制的构建,业务发展的简化和产权归属的明晰,对其缺陷进行纠正和完善。本文在时代发展转换的背景下,以辩证的眼光审视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研究和分析符合时代发展特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Abstract]:In 1991,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process of housing reform, China first established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for the first time, drawing o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the central housing provident fund system in Singapor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housing provident fund,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housing problem of Chinese residents made a great contribu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has appeared defects and loopholes, and gradually exposed in the actual operation, causing the people's distrust. Based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in China, this pap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its development, and finds out the defects of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in the aspects of deposit, loan, value-added and extraction. Thereafter,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above-mentioned defe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solutions and reform countermeasures on this basis. Through the positioning of the function of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the design of the deposit mechanism,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wer and responsibility mechanism, the simplification of the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the clarity of the ownership of the property right,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are corrected and perfect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development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im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ousing accumulation fund system in our country from a dialectical perspective, and studies and analyses i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which is of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299.23;F832.47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劲;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运行的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J];当代经理人;2000年S2期

2 廖宗敏,廖令谋;国有企业住房公积金制度实施初探[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0年06期

3 杜康生;强化管理 降低公积金贷款风险[J];中国房地信息;2000年04期

4 张笑寒,倪斋晖;新世纪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1年08期

5 ;上海住房公积金制度十年回顾大事记[J];上海房地;2001年08期

6 蔡利,冯向华;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J];中国统计;2002年05期

7 吴迅,刘志雄,曹亚娟;改革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公积金管理市场化[J];上海综合经济;2002年04期

8 宋佐军;关于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体系的思考[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2年06期

9 林昱欣;论住房公积金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作用[J];经济工作导刊;2002年16期

10 谢家瑾;促进住房公积金制度规范发展[J];中国房地信息;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依法维护职工权益 努力提高服务水平[A];2010洞庭湖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2 罗景华;冯海琴;;湖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实践和思考[A];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论文集[C];2006年

3 李扬;;解决我国住房问题需要有顶层设计——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智库第4届高层论坛上的致辞[A];激辩“新住房策论”[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修宗良 孙建荣;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问题及对策[N];中国建材报;2003年

2 芦斌(作者单位: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N];大同日报;2005年

3 朱震晓 王龙;建立健全住房公积金制度[N];安阳日报;2006年

4 采写 小沁;规范运作:积极发挥公积金住房保障作用[N];成都日报;2006年

5 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张蕾蕾;我市全面启动非公企业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工作[N];桂林日报;2007年

6 记者 肖琼;大冶16个乡镇全面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N];黄石日报;2007年

7 记者 畅耀辉;住房公积金制度向全市非公企业延伸[N];金昌日报;2007年

8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康志文;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惠民作用 为我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N];牡丹江日报;2007年

9 钱夙伟;让民工住得安心才能留得舒心[N];中国社会报;2006年

10 徐寿松;上海进城务工农民将被纳入公积金覆盖范围[N];中国社会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清华;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河海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鑫;完善天津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2 周斌;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赵晓平;完善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李宁;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缺陷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5 石罡明;中国与新加坡住房公积金制度比较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6 刘菲;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09年

7 刘秋明;我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8 章钧;住房公积金制度的住房保障作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9 陈丹;中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有效性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黄亮;湖南省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3010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3010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b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