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中美服务贸易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21 00:46
【摘要】:本文借鉴Schumacher和Siliverstovs(2006)构建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美各服务行业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对美国的旅游服务、货运服务、金融服务、电信服务、教育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公共关系服务、研发和测试服务、广告服务等行业出口存在显著的本地市场效应,并且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强化这些行业的本地市场效应,一些服务行业丧失了劳动比较优势。根据实证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城镇化建设和积极发展消费信贷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扩大服务内需,增加服务出口,改善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提供一些借鉴。
[Abstract]:Based on the trade gravity model constructed by Schumacher and Siliverstovs (2006), this paper empirically tests the local market effects of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t is found that China's exports of tourism services, freight services, financial services, telecommunications services, education services,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ervices, management consulting and public relations services, R & D and testing services, advertising services and other industries have significant local market effects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increase of per capita income level will strengthen the local market effect of these industries, and some service industries have lost their labor comparative advantage.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of the empirical stud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uch as increasing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perfecting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actively developing consumer credit, hoping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for service, increasing service export and improving the service trade deficit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球经济失衡与治理对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主持人:王厚双,编号:14ZDA085);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主持人:崔日明,编号:14AZD017) 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新形势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沿边开放对策研究”(主持人:刘志中,编号:WJQ2014006)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全面提升我省沿边沿海开发开放层次和水平研究”(主持人:刘志中,编号:2015lslktzijjx-17)
【分类号】:F752.6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国光;促进消费需求提高消费率是扩大内需的必由之路[J];财贸经济;2002年05期

2 林发勤;唐宜红;;比较优势、本地市场效应与中国制成品出口[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1期

3 何伟;;运输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构成及变迁——基于美中两国1992-2008年贸易数据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2期

4 佟家栋;刘竹青;;双边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基于东亚地区制造业部门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7期

5 刘磊;;基于引力模型的中韩双边贸易本地市场效应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08期

6 苏波;;扩大内需战略的重点是扩大居民消费[J];宏观经济管理;2009年11期

7 钱学锋;陈六傅;;中美双边贸易中本地市场效应估计——兼论中国的贸易政策取向[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12期

8 范爱军;刘馨遥;;中印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9 陈雯;李佳璐;;我国制造业出口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2期

10 李慧中;祁飞;;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母市场效应”——基于ISIC面板数据的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海波;李秀敏;张欣;;行业消费、乘数效应与扩大内需的对策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小娟;夏晓陵;;我国体育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3 熊俊;消费需求:我国需求不足的主导方面[J];商业研究;2005年02期

4 高长春;金晶;;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经济学探析[J];商业研究;2006年20期

5 刘莹;;国际生产网络与我国加工贸易技术外溢的途径[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6 陈健生;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邻近省区的影响——基于中国省份生产数据的验证[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9期

7 邓慧慧;;挤压还是促进?——内需对制造业出口的影响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3期

8 许永兵;;对我国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再认识——兼评关于居民消费率下降原因的几种流行观点[J];财贸经济;2005年12期

9 夏先良;;论增加国民消费和消费品进口[J];财贸经济;2008年07期

10 晁钢令;王丽娟;;我国消费率合理性的评判标准——钱纳里模型能解释吗?[J];财贸经济;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大中;;收入效应、价格效应与中国的服务性消费[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8年

2 王晨钟;;基于改进的引力模型解析我国外贸发展的动因变化[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3 许永兵;;提高消费率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4 刘焕;任燕燕;;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12卷)[C];2011年

5 魏守华;周斌;张来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绩效:创新能力、本国市场效应、抑或兼而有之?[A];第十一届中国技术管理(2014`MOT)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张帆;潘佐红;;本土市场效应及其对中国省间生产和贸易的影响[A];经济学(季刊)第5卷第2期(总第20期)[C];2006年

7 陈良文;杨开忠;;集聚与分散: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整合研究[A];经济学(季刊)第7卷第1期[C];2007年

8 钱学锋;梁琦;;本地市场效应: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新近进展[A];经济学(季刊)第6卷第3期(总第25期)[C];2007年

9 李慧中;;寻找支持外需的新内需——兼论城镇化的内需效应[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10 张二震;戴翔;;战略机遇期新内涵与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3)——创新驱动的中国经济[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伟;中国的东亚市场提供者地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晗斌;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恩旭;区域旅游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5 杜宇玮;国际代工的锁定效应及其超越[D];南京大学;2011年

6 张旭亮;从本地市场到新国际劳动分工[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付立春;中国消费率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8 孙莹;ISO9000标准认证对贸易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9 邵昱晔;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集聚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刘永生;中国转型期消费信贷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磊;陕西农村居民消费问题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长城;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我国国内需求[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王教荣;初次收入分配失衡及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邹丽丽;反危机中拉动居民消费的财政政策效应评价[D];辽宁大学;2011年

5 段密密;扩大内需方针贯彻落实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6 崔娜;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中的本土市场效应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7 杨久源;新疆居民消费倾向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D];新疆财经大学;2010年

8 叶忠连;基于居民消费视角的我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9 李文宇;本地市场效应下的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增长[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10 贾存菲;后危机阶段扩大我国消费需求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放;冯晓玲;;美国服务贸易的阶段性特征与竞争力分析[J];财贸经济;2008年08期

2 赵书华;张弓;;对服务贸易研究角度的探索——基于生产要素密集度对服务贸易行业的分类[J];财贸经济;2009年03期

3 张帆;潘佐红;;内需创造外贸对本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中美的本土市场效应为例[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邱斌;尹威;;FDI与外包两种生产转移方式下加工贸易进口的决定因素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余诚;秦向东;;从贸易角度看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6 李慧中;祁飞;;中国制造业对外贸易“母市场效应”的经验研究[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欧阳青东;陈雨花;;中国保险服务贸易竞争力研究[J];南方金融;2011年10期

8 李怀政;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及国家竞争优势战略[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02期

9 林建红,徐元康;比较优势战略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不适应性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10期

10 郑吉昌,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其钰;[N];中国保险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银生;;深耘本地市场五年,靠专利技术占市场[J];大众投资指南;2012年03期

2 王平;;深耕5年本地市场 金属照片让加盟商大赚[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1年10期

3 王平;;深耕5年本地市场 金属照片让加盟商大赚[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1年11期

4 ;代购风云[J];互联网天地;2010年10期

5 范爱军;刘馨遥;;中印工业制成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6 陈勇;;先占本地市场再招商 下岗女创出新品牌[J];现代营销;2003年01期

7 ;带着经营韬略考察本地市场 投资更易准确[J];现代营销;2005年09期

8 张银生;王黎;;深耕5年本地市场 金属照片让加盟商大赚[J];现代营销(经营版);2011年10期

9 蓝招宝;;我的创富故事[J];农村新技术;2009年15期

10 颜银根;;中国全行业本地市场效应实证研究——从新经济地理角度诠释扩大内需[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邓国芳;做好杭产品拓市场文章[N];杭州日报;2009年

2 记者 陈 铁;湖北彻底清除歧视外地产品的“土政策”[N];中国质量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尤薇;国际品牌军团苏城“西进行动”[N];苏州日报;2011年

4 绍兴市商务局 梁远洪;实现“四大转变”提升发展商贸业[N];绍兴日报;2011年

5 福州大学管理学院 童义;全国扩张宜攻不宜守[N];中国经营报;2001年

6 孙杨;区域性电商抢占本地市场空白[N];常州日报;2014年

7 王耀忠;四平销售100%占领本地市场[N];中国石油报;2004年

8 北大方正扫描仪产品事业部总经理 陈新;方正扫描仪打造铁三角[N];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

9 潘文富;新产品:谨防盲目铺市[N];医药经济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曾海蓉 许益明;节日消费,,我们选择镇江![N];镇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迪;基于非位似偏好的本地市场效应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贤;中国与欧盟机电产品贸易的本地市场效应估计[D];宁波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036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036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a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