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发布时间:2019-06-21 14:09
【摘要】:社会主义社会不同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决定着共同富裕前后相继的阶段性目标。当代中国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运用市场初次分配和政府再分配等手段实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当代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机制主要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制度保障机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生产力发展机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改革制约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完善市场初次分配机制和政府再分配调节机制,就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进而向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共同富裕目标前进。
[Abstract]: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different stages of socialist society determines the stage goals before and after common prosperity. The stag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is an olive distribution pattern realized by means of market initial distribution and government redistribu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in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he main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re: the institutional security mechanism with public ownership as the main body, the productive forces development mechanism centered on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initial distribution mechanism in which factors of production participate in the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ir contribution, and the redistribution and adjustment mechanism with tax, social security and transfer payment as the main means. By reforming the relations of production and superstructure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erfecting the primary distribution mechanism of the market and the mechanism of government redistribution and adjust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the stag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can be gradually realized, and then the goal of common prosperity in the advanced stage of socialism can be advanced.
【作者单位】: 南京政治学院;
【分类号】:F12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学文;;试论文学价值和价值系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2 黄谋琛;;社会规则的外延和类型[J];兵团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3 曹晓飞;张忠江;;走和平发展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4 聂海杰;;马克思意识形态范畴的历史变革及其多维内涵[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董伟武;;超越现代性的“阿克琉斯之踵”——论全球性生态正义的实现[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刘国光;;关于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14年03期

7 刘希良;侯旭平;;论哲学内涵的维度及其教学方法[J];创新;2014年02期

8 刘圣兰;陶杨;;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基于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探索视角[J];高等农业教育;2014年02期

9 詹宏伟;;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与和解——兼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一条独特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1期

10 陈立新;卢艺;;当代生存问题的可能解答与合理解答[J];东岳论丛;2013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岳丽艳;王海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提升的同向性的人学追问[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于洪生;;文化视域下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A];文化复兴:人文学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12年

3 白刚;;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模式的转换[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第二辑)[C];2011年

4 刘继高;夏从亚;;马克思主义哲学观视阈下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几个问题[A];回顾与创新: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少数民族哲学及社会思想史学会成立30年纪念暨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岑孝清;;文化的科技创意与人的自由发展[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田心铭;;文明进步中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对马克思恩格斯人的发展思想的一点理解[A];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第十四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董学文;;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内核是什么?[A];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论坛第一期、第二期[C];2014年

8 王川飞;;马克思主义谱系中资本批判理论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9 熊韵波;;生态概念的意识形态性探析[A];安徽省哲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晨晔;宋扬;;现代社会视域下坚持群众路线问题的思考[A];“改革与创新——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4年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茆素琼;合法性视阈下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3 闫世东;当代中国社会价值虚无现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齐敏;马克思封建制思想的理论视野[D];黑龙江大学;2013年

5 胡莹;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严春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7 王有红;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理论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8 陈正芬;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9 严霄云;符应理论视角:职业教育与中国新产业工人的生产[D];上海大学;2013年

10 吴瑞敏;财富与时间[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阳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2 黎政;南疆地区主流意识形态整合功能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3 古源华;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指导下的新疆人才发展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2013年

4 李瑞华;论网络时代的我国地方政府诚信建设[D];湘潭大学;2013年

5 隋苗苗;马克思的生存论思想研究[D];东华大学;2014年

6 周婧;社会主义人才市场条件下非公企业有效获取人才资源的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7 杨济与;我国信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俊平;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9 刘为浩;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评价尺度思想探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10 马雪琳;恩格斯宗教世俗化思想探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满;转轨时期共同富裕原则再思考[J];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2 钟声;略谈“部分先富”与“共同富裕”[J];琼州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3 张秀莲;浅析共同富裕理论[J];山西统计;2001年04期

4 张秀莲;共同富裕与贫富差距[J];山西统计;2001年08期

5 王满;转轨时期共同富裕原则再思考[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董全瑞;全面小康与共同富裕[J];求是;2003年05期

7 孙武安,尚丽琴;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实现共同富裕[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8 任立新,陈宝松;全面理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学内涵[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05期

9 叶海芹;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思考[J];前沿;2003年05期

10 陆作人;试解读共同富裕[J];前沿;200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宁向东;;论共同富裕目标与现阶段贫富差距[A];“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石冀平;;关于共同富裕的几个问题[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赵建平;;科学发展: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新开拓[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周荧;;先富带后富 实现共同富裕——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A];铁流19(上)——庆七一“学习先辈革命精神,传承党的光荣传统”[C];2012年

5 邱瑜;;邓小平心目中的共同富裕状态——解读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两段谈话[A];中国共产党90年研究文集(中)[C];2011年

6 孙业礼;;共同富裕——60年来几代领导人的探索与追寻[A];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1)[C];2009年

7 杨文森;翁学辉;;共同富裕视角下的第三次分配发展的正式制度缺失与构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张春津;;正确认识“共同富裕”的“趋势原则”[A];转型期的中国未来——中国未来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陈鹏;;档案信息化建设区域共同富裕之初探[A];广西档案2010年第1期(总第97期)[C];2010年

10 俞礼祥;曹仁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选辑(2002—2004)[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舒圣祥;共同富裕:持续发展的前提[N];国际金融报;2005年

2 郑晓红;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N];山西日报;2001年

3 本报记者 谷亚光;让非公经济为人民共同富裕做贡献[N];中国改革报;2006年

4 于春晖;以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和谐[N];人民日报;2006年

5 沈宝祥;共同富裕与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两个主要体现[N];学习时报;2006年

6 于长洪邋葛素表 唐璐;“中国真正追求的,还是全民共同富裕”[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7 记者 张世光 通讯员 李方俭;黑龙江垦区力推“职工共同富裕”[N];工人日报;2011年

8 杨洪生;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N];北大荒日报;2011年

9 记者 罗静雯 戴娟 张浩淼 刘洋 李幸 文晶 实习生 王显瑶 陈煦嫣;重庆探路共同富裕[N];重庆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龙在宇;现在是该抓共同富裕的时候了[N];重庆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映;论共同富裕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D];四川大学;2005年

2 朱冠,

本文编号:2504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041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e9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