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导向抑或结构制约——中国养老服务政策变迁的制度嵌入性分析
[Abstract]:Looking back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pension service policy, we see a social policy response to the transition of China's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from youth or adulthood to old 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stitutional embedding, the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China's pension service policy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le responding to the demand for pension services, is more restricted by the larger macro-institutional structure, restricted by the overall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eriods, the basic concept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social welfare,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management model and the social welfare governance model and other institu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elements. These elements of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re the key variables to determine the change of pension service policy. This also shows that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respond to the needs of society, pension service policy needs a suitabl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individual social service i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pension service system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community,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oriented pension institutions to play a coordinated role in the provision of services, but also needs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 leading role in the financing, integr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services. Of course, it all depends on us really moving towards an era of civil rights-oriented social policy.
【作者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人口健康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福利多元视角下的社会服务支持体系研究”(编号:14SHB00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嵌入性视角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编号:09CSH04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66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姿姿;;当代国家治理模式的变革及其启示——对福利国家、发展型国家和转型国家当代发展的考察[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秀兰;方黎明;王文君;;城市家庭福利需求压力和社区福利供给体系建设[J];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姚俊;;从职业群体到公共领域——社会团结视域下当代中国公德塑造的路径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2014年09期
4 董红亚;;中国政府养老服务发展历程及经验启示[J];人口与发展;2010年05期
5 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年05期
6 刘晓梅;;我国社会养老服务面临的形势及路径选择[J];人口研究;2012年05期
7 张秀兰,徐月宾;建构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仙娥;董利娟;;山西古村镇老龄化发生特点及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5期
2 何兰萍;张再生;;弱势单亲母亲社会支持的公共政策构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张翼;;如何让“新农合”更好地保障农村贫困群体[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4 孟宏斌;;机制创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性运行的核心[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赵家鑫;;发展型家庭政策兴起的背景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胡宏伟;安月兴;;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建的博弈研究[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06期
7 邓燕云;;西部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持续发展的思考——基于四川、西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8 贺红权;刘伟;吕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流理论演进及启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张玉龙;;集体化时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述评[J];沧桑;2009年01期
10 方黎明;张秀兰;;中国农村扶贫的政策效应分析——基于能力贫困理论的考察[J];财经研究;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刘征;;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探析[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黄岩;;从集体福利到公共财政:五保供养政策范式转变的挑战——以广东西部M市为例[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国敏;匡耀求;黄宁生;常向阳;;人口年龄优势度指数的构造及其应用初探[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4 马双;臧文斌;甘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影响分析[A];经济学(季刊)第10卷第1期[C];2010年
5 江国华;韩玉亭;;论中国大学教师聘任合同之“畸形”及其矫正[A];教师权利及其法律保障[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娟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与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李棉管;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骆勇;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的城乡社保一体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昱阳;中国农村老龄人口经济供养与福利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7 谭晓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收入分配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程毅;非均衡发展条件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构之探索[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9 李明;财政约束下的工业化战略与中国农村治理[D];复旦大学;2011年
10 李宁;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传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道德风险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火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变迁[D];南昌大学;2010年
3 钟洪亮;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中的政府责任[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安静;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筹集问题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门庆茹;陕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玮;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市场化运行的嵌入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国涛;商业健康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业务的比较与衔接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8 马玲玲;孤独症儿童及家庭社会支持研究[D];南开大学;2011年
9 刘庆箐;残疾津贴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张营利;转型期家庭保障功能的重新定位[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J];劳动保障通讯;2002年06期
2 王小章;马克思的全球视野和全球化视野中的马克思[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3 张慧君;景维民;;转型国家的治理结构与策略选择——基于理论和经验研究的总结与反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4 迪特尔·塞格尔特;李姿姿;;中东欧国家政治经济同步转轨的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9年01期
5 邹平林;;道德滑坡还是范式转换?——论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困境及其出路[J];道德与文明;2011年02期
6 陈兼;未经“改造”的“转型”——西方学术界关于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经济转型的研究[J];俄罗斯研究;2004年02期
7 吴凤娟;从沪郊三区县实践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关于崇明县、金山区及浦东新区合作医疗状况的比较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5期
8 龙静云;李茂平;;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J];江汉论坛;2007年11期
9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马力;桂江丰;;中国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1年34期
10 杨娟;;关于人口红利的一般讨论——兼论老龄化中国人口红利的实现问题[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9年08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钟坚;[N];南方日报;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亚男;;“结构化”理论视野下经济行为的“嵌入性”分析——兼论“感性选择”和“理性选择”的融通转换[J];理论界;2011年07期
2 周汝静;;消费行为的制度嵌入性——以殡葬消费为例[J];长春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3 胡万进;童星;;第三条道路视域下的治理变革:一个嵌入性视角[J];南京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4 肖任;;大学生村官身份困境及对策问题研究——基于嵌入性制度视角[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6期
5 徐晶;;民族创意产业的嵌入性研究[J];理论视野;2013年04期
6 刘若斯;;网络嵌入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一个理论视角的探析[J];湖湘论坛;2008年06期
7 黄晔;;制度嵌入性视角下加强人大全口径预决算监督路径研究[J];人大研究;2014年03期
8 吴志平;;组织公民行为的嵌入性分析[J];管理观察;2009年14期
9 陈璐s,
本文编号:25056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05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