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9-07-17 08:49
【摘要】: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程见证了我国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制度安排的合理就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经济的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土地制度逐渐暴露出一些缺陷,造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农村现行的土地制度产权不清晰导致流转缓慢,农民增收困难。我国农业现代化受到阻碍,城乡之间统筹发展无法实现。文章运用制度变迁理论,着重梳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并通过对每个阶段利益主体目标与各利益主体力量分析,得出结论,国家始终是土地制度变迁的主导因素且制度变迁方向是各利益主体“博弈”的结果。文章同时对我国目前农村土地制度出现的问题做了梳理。首先是土地制度使得农民不能规模化经营,分散经营收益少对农民种田的激励不足,农地社会保障功能大于其生产功能。同时土地产权残缺阻碍市场化与农业现代化。制度外潜在利润无法获得且制度变迁存在着低成本陷阱的路径依赖。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无非有两个。一是我国农村土地的产权归属不清,集体虚置。其次是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残缺。然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并不是单一的农村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是农村各项制度的基础,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受到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以及低成本路径依赖等影响,各利益主体合力推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由此得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遵循制度变迁理论成本收益分析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如何协调各利益主体,如何使得土地制度安排产生最大的收益,尽可能减少制度安排成本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成败的关键。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
本文编号:2515380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32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罗夫永;柯娟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及其创新[J];财经科学;2006年08期
2 白俊超;;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案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07期
3 蒋永穆,安雅娜;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及其创新[J];经济学家;2003年03期
4 冀县卿;钱忠好;;论我国征地制度改革与农地产权制度重构[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12期
5 李勤志;;城乡结合部农村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2006年05期
6 邵彦敏;;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经济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永湘;杨继瑞;杨明洪;;农村土地所有权价格与征地制度改革[J];中国软科学;2004年04期
,本文编号:25153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2515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