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9 22:13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退休制度依然沿用20世纪50年代的制度设计,实行统一的按年龄退休制度,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世界人口的老龄化发展趋势,现行的退休制度已经暴露出了单一、呆板的缺点,不再符合我国现在的国情,这种忽视了行业差别、劳动力差异的“一刀切”退休年龄政策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引发诸多矛盾和争议,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正视退休制度的改革问题刻不容缓,并且从上海市的柔性退休政策的试点成果来看,我国已经具备试行弹性退休制度的主客观条件。根据我国社会经济、人口方面的诸多特殊性及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应推行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弹性退休制度。 本文以社会保障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为理论基础,全文分为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梳理了现有的研究成果,引出了本文的理论基础,简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逻辑框架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下现行的弹性退休制度”部分,通过对我国退休制度演进过程和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三章“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部分,为下文论述如何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奠定基础。第四章“国内外弹性退休制度成功经验借鉴”部分,以上海“柔性”退休政策和西方发达国家弹性退休制度为研究样本,总结归纳出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可借鉴的有益经验和启示。第五章“我国弹性退休制度设计总体思路”部分,介绍了实施弹性退休制度应该考量的相关因素,阐述了制度设计的路径。第六章“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对策建议”部分,立足于我国滞后的退休制度实际,结合对现行退休制度面临的主要现实困境,建议通过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予以改善,以期为我国退休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退休制度 弹性退休 社会保障 人力资本 养老金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绪论8-16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8
- 1.1.1 选题背景8
- 1.1.2 研究意义8
- 1.2 相关文献综述8-11
- 1.2.1 国外研究现状9
- 1.2.2 国内研究现状9-11
- 1.3 本文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11-14
- 1.3.1 理论基础11-12
- 1.3.2 相关概念界定12-14
- 1.4 研究方法、本文的逻辑框架和创新之处14-16
- 1.4.1 研究方法14-15
- 1.4.2 本文的逻辑框架15
- 1.4.3 创新之处15-16
- 2 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下的现行退休制度16-20
- 2.1 我国退休制度演进16
- 2.2 我国退休制度面临的挑战16-17
- 2.2.1 人口平均寿命延长对现行退休制度的挑战16-17
- 2.2.2 普遍提前退休给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压力17
- 2.3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存在的问题17-20
- 2.3.1 法定退休年龄已不适合当今经济社会发展17-18
- 2.3.2 基本养老金缺乏公平性,覆盖面不全18
- 2.3.3 退休制度过于划一,缺乏弹性18
- 2.3.4 养老保险体系发展不平衡18-20
- 3 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20-23
- 3.1 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必要性20-21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基金面临压力20
- 3.1.2 我国人力资本利用率不合理20-21
- 3.2 我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可行性21-23
- 3.2.1 我国平均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增长21
- 3.2.2 我国人均受教育水平逐年提升21-22
- 3.2.3 高人力资本人员延迟退休的意愿22-23
- 4 国内外弹性退休制度经验借鉴23-26
- 4.1 上海柔性退休政策23-24
- 4.1.1 柔性退休政策概述23
- 4.1.2 上海柔性退休政策的利弊分析23-24
- 4.2 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的经验借鉴24-25
- 4.2.1 退休年龄弹性化24
- 4.2.2 退休收益弹性化24-25
- 4.3 国内外弹性退休制度实践对我国的启示25-26
- 5 我国弹性退休制度设计总体思路26-31
- 5.1 制度设计的目标26
- 5.2 制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26-28
- 5.2.1 渐进性原则26-27
- 5.2.2 统筹兼顾原则27
- 5.2.3 充分就业原则27-28
- 5.2.4 提前告知原则28
- 5.3 制定弹性退休制度应考量的因素28-31
- 5.3.1 弹性退休的年龄限度28
- 5.3.2 劳动力供给与需求28-29
- 5.3.3 社会保障制度29-31
- 6 我国实施弹性退休制度的对策建议31-34
- 6.1 制定周密的弹性退休年龄政策实施计划31
- 6.2 适当缩小退休制度中的性别差异31-32
- 6.3 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推行弹性退休制度32
- 6.4 严格执行退休程序,,加强监督力度32-33
- 6.5 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33-34
- 结论34-35
- 参考文献35-38
- 后记38-39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义;我国退休制度改革的政策思路[J];财经科学;2002年05期
2 饶茜,江文昶,姜宇;提高我国养老保险退休年龄的相关研究——财务平衡下对缴费率影响的定量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1期
3 郭卉;;最美不过夕阳红——海外弹性退休制度概览[J];大众理财顾问;2007年04期
4 李守身,黄永强;贝克尔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江淮论坛;2001年05期
5 李成波;柴学治;;退休年龄研究:文献综述的分析视角[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05期
6 周小艺;;我国弹性退休制度设计思考[J];经济视角(下);2013年11期
7 柳清瑞,苗红军;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推迟退休年龄策略研究[J];人口学刊;2004年04期
8 罗元文;养老保险制度中关于退休年龄的探讨[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年06期
9 徐文全;梁冬;岳浩永;;弹性退休年龄改革和养老金缺口的弥补:基于人力资本理论[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02期
10 周晋;;延长上海企业女职工退休年龄的相关测算分析[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保障体制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0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0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