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保障论文 >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3:05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迅速催生出一个急剧膨胀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是城市化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给广大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用土地被国家征用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成为必然。由于土地产权模糊、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农民失去了土地的同时也失去了相应的权益,土地的保障功能消失,但是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建立。“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各种问题和矛盾日趋激烈,己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妥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尤其是社会保障问题,是“以人为本”,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研究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失地农民问题的具体研究,以及对南海模式、嘉兴模式、芜湖模式我国现存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分析比较,借鉴英国模式等国外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经验,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议。本文共分为“绪论”、“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影响因素”、“国内外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评析”、“可持续性视野下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与思考”、“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结语”六个部分。 在“绪论”部分,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目的和研究意义。 第二章,对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介绍了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中的内容体系构建及城市化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关系。 第三章,研究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成因分析。通过对我国失地农民总量分析、就业状况等现状,并从政府、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土地征用制度及失地农民自身等四个方面来阐述影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建立的因素。 第四章,国内外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社会保障模式评析。分析比较了国外的补偿方式。如英国、日本等,及我国现存的失地农民保障模式,如南海模式、嘉兴模式等。得出结论,不可照搬成功经验,要坚持因地制宜、逐步推进、水平适当的原则发展社会保障模式。 第五章,在可持续性视野下分析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并与国内外现有的部分模式进行比较优劣,提出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建议。 第六章,介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完善。对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如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建立失地农民劳动就业制度等。 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具体内容进行的总结概括,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地方。
【关键词】: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2.18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1.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12-16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6-18
  • 1.3.1 研究目的16-17
  • 1.3.2 研究意义17-18
  • 2.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理论分析18-24
  • 2.1 概念的界定18-19
  • 2.1.1 “城市化”的概念界定18
  • 2.1.2 “失地农民”的概念界定18-19
  • 2.2 “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类型19-22
  • 2.2.1 “社会保障”的概念界定19-20
  • 2.2.2 “社会保障”的类型20-22
  • 2.3 城市化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22-24
  • 2.3.1 城市化使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更加凸显22
  • 2.3.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推进城市化进程与改善保障制度22-24
  • 3. 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现状及影响因素24-34
  • 3.1 我国失地农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4-30
  • 3.1.1 我国失地农民的总量分析24-26
  • 3.1.2 失地农民生活状况26-27
  • 3.1.3 失地农民就业状况27-28
  • 3.1.4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状况28-30
  • 3.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分析30-34
  • 3.2.1 “政府寻租”行为的出现30-31
  • 3.2.2 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背景31
  • 3.2.3 我国农村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31-32
  • 3.2.4 失地农民自身缺乏维护个人权益的能力32-34
  • 4. 国内外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评析34-43
  • 4.1 国外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34-38
  • 4.1.1 英国模式34-35
  • 4.1.2 日本模式35-36
  • 4.1.3 美国模式36-37
  • 4.1.4 国外模式经验总结37-38
  • 4.2 国内现有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38-41
  • 4.2.1 南海模式38
  • 4.2.2 嘉兴模式38-39
  • 4.2.3 芜湖模式39-40
  • 4.2.4 国内模式经验总结40-41
  • 4.3 国内外实践模式的启示41-43
  • 4.3.1 加强政府作为社会保障主体41
  • 4.3.2 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41-42
  • 4.3.3 公平与效率相统一42
  • 4.3.4 完善法规与因地制宜42-43
  • 5. 可持续性视野下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分析与思考43-51
  • 5.1 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43-47
  • 5.1.1 成都市失地农民的主要概况43-44
  • 5.1.2 成都市失地农民的补偿情况44-45
  • 5.1.3 成都市新征地农转非人员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措施45-47
  • 5.2 成都市社会保障制度相关情况推行效果47
  • 5.3 可持续生计框架下成都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探索及成效47-49
  • 5.4 成都模式与中国现有模式比较之优劣49-51
  • 6. 城市化背景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51-54
  • 6.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51-52
  • 6.2 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52
  • 6.3 建立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制度52-53
  • 6.4 为失地农民提供法律援助53-54
  • 结束语54-55
  • 参考文献55-58
  • 后记58-59
  • 致谢59-60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宏晖;城市化中失地农民问题[J];城乡建设;2003年11期

2 毛峰;政府该为失地农民做什么——对2942户失地农民的调查[J];调研世界;2004年01期

3 纳列什·辛格,乔纳森·吉尔曼;让生计可持续[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0年04期

4 鲍海君,吴次芳;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

5 韩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三题[J];管理世界;1999年03期

6 吴次芳,鲍海君;试谈现行征地安置的缺陷及未来改革设想[J];河南国土资源;2003年06期

7 朱建程;;扩大我国养老保险覆盖面的原则透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6年06期

8 徐琴;农村土地的社会功能与失地农民的利益补偿[J];江海学刊;2003年06期

9 吴小明;当前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中应关注的两个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25期

10 冷霞,阳乐;妥善安置失地农民[J];宏观经济研究;2004年06期


  本文关键词:城市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5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05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