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0 04:16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三十多年平稳、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奇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的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社会分化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地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流动人口与户籍固定人口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特别是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障、工伤保障等社会保障领域的问题日益突出。破解这些难题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归根结底要靠加快发展,要靠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还要靠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政策制度作支撑。社会保障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要着力点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做好社会保障的关键是社会保障资金的效益最大化,因此,强化效益审计是社会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着重就社会保障效益审计问题进行研究初探。 为使社会保障审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必须突出效益审计。效益审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目标,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障国家利益、改善民生、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效益审计的首要任务。推动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本文把社会保障效益审计工作作为研究探索的重点。 本文在绪论部分中阐述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研究的背景及开展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强调了效益审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列举了英国、瑞典、日本和我国研究的历程和现状,提供了可借鉴的成果。 第二部分对社会保障效益审计进行了概述。首先,阐述了社会保障的界定和社会保障审计的界定,在社会保障界定中突出对效益审计进行了论述,并对我国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作了简要回顾。其次,从社会保障资金自身运行情况和社会保障资金审计自身发展两个方面阐述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必要性。第三,阐述了社会保障资金的审计方向。明确审计方向主要看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并分别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了诠释。第四,提出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中的问题与难点。综合了六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尽完善;二是社会保障效益审计受单项基金管理规定的局限;三是审计数据的采集口径难以确定;四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能力与效益审计的要求不适应;五是效益审计取证难度较大,任务繁重;六是现有的会计核算方法的弊端影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 第三部分谈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理论体系的内涵。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是普遍财务审计的升华,具有自身特有的程序、方法和内容。一般说来,它包括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目标、审计目标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分别作了阐述;包括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理论假设;还包括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原则,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原则主要有审计人员依法定程序进行效益审计监督;审计人员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要坚持重要性原则;审计人员要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廉洁奉公、保守秘密。文中对四个主要原则进行阐述。阐述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程序,这是效益审计的重要环节。社会保证效益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准备、编制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终结、后续审计等。在正常的审计程序外强调后续审计,后续审计是在审计项目完成以后,经过一段时间,对审计建议和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回访性审计是十分重要的。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方法笔者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方法交叉使用或同时使用,技术方法大体可分为三大类:一是信息收集技术,二是信息分析评价技术,三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信息收集除常规方法以外,重点强调了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数据资料的整理和预测等实现。信息分析评价提出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对此分析、动态分析、净现值等方法。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探索计算机联网审计。 第四部分论述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侧重点。社会保障体系涉及面广,覆盖领域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凡是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的保障性投入都要进行审计,本文仅以养老保险基金和医疗保险基金为例提出效益审计的必要性、方法、内容和侧重点,并用案例加以说明。提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效益的审计方向:一是征收的效益审计,二是支出的效益审计,三是管理的效益审计。医疗保险基金效益审计方向:一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筹集的适当性及财政专户管理的效益审计;二是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效益审计,三是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效益审计。 第五部分论述了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针对当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缺乏一套统一的、科学的、规范的评价标准,根据各地的探索和尝试归纳了以下五个标准:政策制度标准、制度运行效益评价标准、公平效益性标准、道德标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标准。 第六部分提出了完善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对策。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目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必须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效益审计工作的新路子,本文提出了六条完善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所采取的对策。 本文在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方面,结合在读期间学习的知识和工作实践,结合当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工作的现状,多角度思考,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理念,试作探讨。试图对提高审计人员依法审计能力,科学判断能力,监督保障能力和宏观服务能力方面有所启示,探索创新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新路子,推动审计工作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关键词】:社会保障 效益审计 保险基金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39.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第1章 绪论14-18
- 1.1 研究背景14
- 1.2 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4-15
- 1.2.1 理论意义14-15
- 1.2.2 现实意义15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5-18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5-16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6-18
- 第2章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概述18-25
- 2.1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界定18-20
- 2.1.1 社会保障和社会保障审计的界定18-19
- 2.1.2 我国社会保障审计的发展回顾19-20
- 2.2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必要性20-21
- 2.3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方向21-22
- 2.4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中的问题和难点22-25
- 第3章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理论体系25-35
- 3.1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目标25-26
- 3.2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理论的假设26-28
- 3.3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原则28-29
- 3.4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程序29-30
- 3.4.1 审计准备29
- 3.4.2 编制审计方案29-30
- 3.4.3 审计实施30
- 3.4.4 审计终结30
- 3.4.5 后续审计30
- 3.5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方法30-35
- 3.5.1 信息收集技术30-32
- 3.5.2 信息分析评价技术32-33
- 3.5.3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33-35
- 第4章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侧重点35-42
- 4.1 养老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侧重点35-38
- 4.1.1 养老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必要性35
- 4.1.2 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侧重点35-36
- 4.1.3 案例分析36-38
- 4.2 医疗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侧重点38-42
- 4.2.1 医疗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必要性38-39
- 4.2.2 医疗保险基金效益审计的侧重点39
- 4.2.3 案例分析39-42
- 第5章 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42-46
- 5.1 政策制度标准42
- 5.2 制度运行效益评价标准42
- 5.3 公平效益性标准42-43
- 5.4 道德标准43
- 5.5 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标准43-46
- 5.5.1 定量评价指标43-45
- 5.5.2 定性评价指标45-46
- 第6章 完善当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的对策46-48
- 结束语48-49
- 参考文献49-52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52-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和平;黄约;;新时期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创新[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2 陈生芝;对社会保障资金审计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5年04期
3 黄志红;如何开展失业保险基金审计[J];广东审计;2005年03期
4 李萍;;提升社会保障基金绩效审计的对策研究[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5 杨茁;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风险预警防范问题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天柱;社会保障审计监督面临的形势与对策[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7 辛旭;;社保资金审计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2007年10期
8 董莉君;医疗保险基金审计的难点[J];中国审计;2004年07期
9 蔡炯,刘蕾;社会保障审计的方式与方法[J];中国审计;2004年17期
10 刘勇;;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难点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8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莹;加强养老保险基金审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2 刘安军;论我国社会保障基金审计的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3 魏星;社会保险基金审计监管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保障效益审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06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3806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