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06 04:17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有一定的起色,但是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相比仍然有很大的不足,这种不平衡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发展可以缓解社会发展不平衡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对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加以研究。 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现状进行了描述性分析,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去比较分析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发展的现状以及差距。其中静态角度,利用2012年度的数据,主要分析城市与农村在社会保障体系每个组成成分上的不同。动态角度,进行了两个方向的比较,一方面是“概括性比较分析”,即简要比较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的三个不同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另一方面是“针对性比较分析”,即利用2006年至2012年的数据,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主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选取相关指标,建立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之后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进行实证分析,针对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的数据进行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测算,并进行评价。着重从我国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户籍制度、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观念和参保积极性这三个方面分析城乡社会保障产生差距的原因。 研究表明,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但在城乡社会保障覆盖、社会保障设施人员配备、社会保障经费投入水平、居民生活水平上仍有不同水平的差距。因此我建议,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构建普惠式的养老金制度,推进社会保障机构的合理化,促进城乡社保一体化的发展,创新社保基金运营管理模式,实现社会保障资金的“开源”;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实现“一个改变,三个建立”的政策丰富社会救助的内涵,简化社会救助的申办手续,提高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
【关键词】:城乡社会保障 综合评价 复相关系数赋权法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632.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8
- 1.1 研究背景10-12
- 1.2 研究意义12-13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13-16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4 论文研究的内容16
- 1.5 研究方法及其创新点16-18
- 1.5.1 研究方法16-17
- 1.5.2 创新点17-18
- 第2章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现状分析18-28
- 2.1 社会保障体系范畴的界定18-20
- 2.2 我国社会保障取得的成就20-22
- 2.2.1 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初步确立20
- 2.2.2 参保范围逐步趋向全覆盖20-21
- 2.2.3 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1
- 2.2.4 确保保障制度平稳运行21
- 2.2.5 公共服务体系在保障领域的确立21-22
- 2.3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现状静态分析22-25
- 2.3.1 社会保险方面22-24
- 2.3.2 社会救助方面24-25
- 2.3.3 社会福利方面25
- 2.4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动态比较分析25-28
- 第3章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28-33
- 3.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8-32
- 3.1.1 设计原则28
- 3.1.2 指标体系的初选及检验28-29
- 3.1.3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及各要素指标的含义29-32
- 3.2 城乡社会保障差距评价方法32-33
- 第4章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分析33-43
- 4.1 原始数据处理及指标权重的确定33-35
- 4.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综合评价指数的评价结果35-41
- 4.2.1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总指数评价结果36
- 4.2.2 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分体系比较评价36-41
- 4.3 导致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原因41-43
- 4.3.1 我国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与户籍制度41
- 4.3.2 政府的财政投入水平与城乡分配结构41-42
- 4.3.3 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观念和参保积极性42-43
- 第5章 缩小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对策建议43-47
- 5.1 宏观方面的对策建议43-45
- 5.1.1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管理制度43
- 5.1.2 构建普惠式的养老金制度43-44
- 5.1.3 推进社会保障机构的合理化44
- 5.1.4 创新社保基金运营管理模式44-45
- 5.2 微观方面的对策建议45-47
- 5.2.1 加大社会保险的宣传力度45
- 5.2.2 丰富社会救助的内涵,简化申办手续45
- 5.2.3 提高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方面的社会福利水平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和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可持续性研究——基于部分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陶勇;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中国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透视[J];财经研究;2002年11期
3 豆建民;刘欣;;中国区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收敛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研究;2011年10期
4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5 庞凤喜;潘孝珍;;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社会保障支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经济;2012年02期
6 贾康;;区分“公平”与“均平” 把握好政府责任与政策理性[J];财政研究;2006年12期
7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课题组;;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国际比较[J];财政研究;2007年10期
8 吕炜;王伟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均等化问题研究——基于公共需求与政府能力视角的分析[J];财政研究;2008年05期
9 汪柱旺;;农村养老保险:供给主体与制度创新[J];当代财经;2006年10期
10 姜鑫;罗佳;;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的评价与对策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04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距的综合评价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425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