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就业结构、劳动力流动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布时间:2020-06-30 18:01
【摘要】: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但从劳动力要素投入的角度来看,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结构性就业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劳动力流动的增速也在不断下滑,这些现象表明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所面临的形式比较严峻。本文根据1998-2014年中国制造业的数据,从劳动力投入要素的角度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了研究。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结构对就业结构的影响上,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被忽略。本文从劳动力要素投入情况的角度出发,具体分别从就业结构与劳动力流动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要素配置合理化的影响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相应的梳理。其次,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类,并分别阐述了就业结构和劳动力流动对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中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要素配置合理化影响的作用机理。再次,详细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劳动力流动的历史趋势和当前的发展现状,并以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了就业弹性和结构偏离度指标对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性进行了估量,使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我国制造业中就业结构变动滞后于产业结构变动的时间进行了具体测算,应用多部门增长核算法计算出劳动力流动带来的劳动力配置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当前的劳动力要素投入情况不利于我国制造业结构转型升级,具体变现为:制造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时间约为2年,劳动力配置结构效应为负。最后,结合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的政策建议如下:优化就业结构;促进人力资本的积累与开发;消除制约劳动力留的制度壁垒;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期通过以上建议促进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高级化和要素配置合理化,进而促进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F249.2;F424
【图文】:

技术密集型,产值结构,占比,产值


结构作为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代表,根据《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中1998-2014逡逑年制造业不同产业分类的产值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值结构在这一时期的逡逑演变进行描述,具体数据及趋势见表3.1与图3.1。逡逑表3.1邋1998-2014年制造业各分类行业产值及结构占比(单位:亿元)逡逑年份逦技术密集型逦占比逦劳动密集型逦占比逦资本密集型逦占比逡逑1998逦13713.39逦0.23逦28464.32逦0.48逦17494.27逦0.29逡逑1999逦14852.69逦0.23逦30227.97逦0.47逦18873.34逦0.30逡逑2000逦17220.39逦0.23逦34758.79逦0.46逦23128.43逦0.31逡逑2001逦19854.46逦0.24逦39253.03逦0.46逦25313.73逦0.30逡逑2002逦23946.57逦0.24逦46044.95逦0.47逦28334.48逦0.29逡逑2003逦31563.08逦0.25逦58293.96逦0.46逦37495.04逦0.29逡逑2004逦39896.28逦0.24逦75129.40逦0.45逦51976.55逦0.31逡逑2005逦50562.40逦0.23逦96804.53逦0.44逦70468.81逦0.32逡逑2006逦652

结构比重,产值结构,制造业,产值


1998邋1999邋2000邋2001邋2002邋2003邋2004邋2005邋2006邋2007邋2008邋2009邋2010邋2011邋2012邋2013邋2014逡逑—*■技术密集型邋一_—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逡逑图3.1邋1998-2014年制造业各类产业产值结构演变趋势逡逑从以上制造业各行业的产值结构情况来看,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值逡逑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较小,但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产值比重逡逑却一直处于稳中有升的趋势,从1998年的23%上升逐步上升到2014年的逡逑26%,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我国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逡逑产值比重大体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甚至有所下滑;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逡逑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较大,总体趋势呈“U”型的演化趋势,从逡逑1998年的48%下降到2008年的42%,再缓慢回升至2014年的44%;资本逡逑密集型制造业产值在制造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一直处于中间位置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邹璇;黎恢富;;制造业要素配置结构效应的地区差异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6年10期

2 张抗私;周晓蒙;;就业结构缘何滞后于产业转型:人力资本视角的微观解释——基于全国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4年06期

3 都阳;;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基于微观数据的观察[J];经济研究;2013年01期

4 宁光杰;;自选择与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地区收入差异——兼论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J];经济研究;2012年S2期

5 李宾;;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刘易斯拐点”到来了么?——基于城乡差距变化视角[J];当代财经;2012年12期

6 邹一南;石腾超;;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效应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12年12期

7 周燕;佟家栋;;“刘易斯拐点”、开放经济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8 刘丹;张兵;徐孝昶;;我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协调度及对策研究[J];西北人口;2012年05期

9 张桂文;;二元转型及其动态演进下的刘易斯转折点讨论[J];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04期

10 李波;汪戎;;产业结构、行业就业关联与就业——基于云南省的实证分析[J];软科学;2011年08期



本文编号:2735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2735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5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