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异——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30 20:56
论文采用丝绸之路经济带9个沿线省市2009-2018年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模型分析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表明,2009-2018年期间,沿线省市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指数以及两者的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整体水平逐年上升,西南地区的总体水平高于西北地区,除了四川省之外其他省市均处于经济滞后状态,尤其是西北省份经济滞后情况更明显。
【文章来源】:经济视角. 2020,(05)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指数(2009-2018)
沿线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
1. 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度整体水平逐年上升。2009年各省市耦合度均值为0.60,标准差为0.165,处于磨合阶段;2014年各省市耦合度均值为0.86,标准差为0.113,进入协调耦合的初期;2018年均值为0.93,标准差为0.067,处于协调耦合阶段。说明经过10年的发展,耦合度不断上升,各地区经济与人力资源两个子系统间趋向协同,系统向良性耦合发展。除此之外,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在这三个节点的耦合度分别为0.75、0.48,0.96、0.78,0.96、0.91,10年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可知西南地区总体耦合度水平高于西北地区,但西北地区的年均发展速度高于西南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J]. 周景伟. 农业经济. 2018(03)
[3]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以“一带一路”18省市为例[J]. 顾惊雷.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J]. 廖明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单良,宋关东. 人口学刊. 2016(04)
[6]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 逯进,周惠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09)
[7]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耦合度的评价[J]. 杨敏杰,翟丽丽,王威. 统计与决策. 2011(24)
[8]山东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田静. 生产力研究. 2011(05)
[9]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J]. 姜玲,梁涵,刘志春. 中国软科学. 2010(05)
[10]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 管理世界. 2008(03)
本文编号:3312113
【文章来源】:经济视角. 2020,(05)
【文章页数】:10 页
【部分图文】:
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综合水平指数(2009-2018)
沿线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综合水平指数
1. 耦合度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度整体水平逐年上升。2009年各省市耦合度均值为0.60,标准差为0.165,处于磨合阶段;2014年各省市耦合度均值为0.86,标准差为0.113,进入协调耦合的初期;2018年均值为0.93,标准差为0.067,处于协调耦合阶段。说明经过10年的发展,耦合度不断上升,各地区经济与人力资源两个子系统间趋向协同,系统向良性耦合发展。除此之外,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在这三个节点的耦合度分别为0.75、0.48,0.96、0.78,0.96、0.91,10年里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9%,7.6%,可知西南地区总体耦合度水平高于西北地区,但西北地区的年均发展速度高于西南地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庆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与格局演化[J]. 王成,唐宁. 地理研究. 2018(06)
[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J]. 周景伟. 农业经济. 2018(03)
[3]区域经济与人力资源耦合协调发展分析——以“一带一路”18省市为例[J]. 顾惊雷.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4]基于熵值法的广西北部湾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J]. 廖明岚.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5]区域人力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时空耦合分析——以环渤海地区为例[J]. 单良,宋关东. 人口学刊. 2016(04)
[6]中国省域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耦合关系的实证分析[J]. 逯进,周惠民.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3 (09)
[7]区域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耦合度的评价[J]. 杨敏杰,翟丽丽,王威. 统计与决策. 2011(24)
[8]山东人力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J]. 田静. 生产力研究. 2011(05)
[9]环渤海地区科技人力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关系研究[J]. 姜玲,梁涵,刘志春. 中国软科学. 2010(05)
[10]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以中国跨省数据为例[J]. 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 管理世界. 2008(03)
本文编号:33121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312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