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劳动学论文 >

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及应对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2 03:31
  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特指劳动者群体为保障经济利益不受侵犯而采取影响公共秩序的方式向相关客体表达诉求的集体行动。从表现形式上看,因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及救济渠道未能充分发挥保障作用,部分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的劳动者群体采取集体罢工,非法游行、集会、示威,围堵党政机关,缠访闹访等方式向资方和政府表达诉求的现象日益突出,并逐渐转化为一种理念和行动自觉。但实际上,其反映出在世界经济下行与国内经济新常态的联动背景下,劳动者群体利益受损,劳资关系日趋紧张,社会阶层分化、固化等深层次问题。以维护社会稳定视角观之,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在内生组织性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下,诉求焦点逐渐转向政府,维权方式的对抗性亦不断升级,其严重影响社会群体心理,扰乱社会公共秩序,消解和冲击社会道德及法律规范,弱化维权群体对社会制度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致使社会治理乃至国家治理面临着重大挑战。因此,亟需公安机关在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及社会化水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科学高效的预测预警、快速有力的现场处置以及深入长效的事后平复工作,将劳动者群体权益保障与维护社会稳定统一起来。这不仅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更是为推进国家治... 

【文章来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1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及应对研究


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数量分布

分布情况,劳资,纠纷,集体


通过回顾近年来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的发展走势可知,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涉及人数逐渐增多,动辄几百人,多至几千人。据《2014年中国法治发展报告》数据显示:由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引发的百人至千人规模的群体性事件共有167起,占比同规模群体性事件总数的28.3%,千人至万人规模的有99起,占比36.5%,万人以上规模的有1起,占比10.0%[1]。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2012年1月4日,成都攀成钢铁万名职工因抗议长期工资偏低而上街游行的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事件[2]。如此大体量人员聚集客观上增加了政府相关部门及时开展劳资纠纷调解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难度。从笔者实地调研数据来看,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参与人数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3.1.3 波及范围不断扩散

劳资,纠纷,行业,集体


从就业流向上看,未经过科学系统的职业教育以及技能培训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会被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较低的纯体力劳动性质的建筑行业和以纺织、小商品制造行业等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所吸纳。相比于技术密集、资金密集型行业而言,其业务具有较强的临时性与流动性,该行业通过事前签订劳动合同等法律文书以保障劳动者群体工作权益的意识比较薄弱,合同条款模糊或残缺、签订不平等合同等现象时有发生[1]。上述用工不规范行为致使劳动密集型行业成为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的高发领域。 比如,2013年7月26日,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海湾郦都建筑工地100多名民工因未签订劳动合同而导致工资拖欠问题,举着"还我血汗钱"的牌子从工地出发到市政府上访,沿途引起大批群众围观,严重影响当地道路交通秩序[2]。根据调研数据来看,有340起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发生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占比总数的80.2%。其中发生在建筑业的有223起;发生在制造业的有117起,具体包括房屋建筑、土木工程建筑、电子制造、纺织服装、农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同时,随着经济业态不断升级以及相关技术的更新迭代,各类型传统行业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劳资纠纷型集体维权活动在相关行业领域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3.2.3 活动发生时段多为年终岁尾阶段


本文编号:33374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3374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66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