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修复视域下的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1-10-17 06:52
当代中国劳动关系转型是世界范围内资本修复和国家力量主导干预的共同结果。资本根据不同阶段积累的迫切需要,不断发挥其技术和组织的能动性,并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状况、产业结构特征和经济发展顶层设计,先后主要采取"空间—技术"与"技术—产品"两种不同的资本修复策略,来推动劳动组织形式产生相应变革。资本修复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在特定时期的目标上存在交集,但在长远上又存在根本分歧,这决定了中国劳动关系的构成和调整必然会出现由个别到集体的转型趋势并延续下去。集体劳动关系的确立和发展是未来抑制资本通过创新修复方式对劳动进行控制和分化的重要力量,也是激发广大劳动者主动性和创造力、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文章来源】:改革与战略. 2020,36(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本修复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塑造
二、资本“空间—技术”修复下劳动关系由个别向集体转型的发轫
三、资本“技术—产品”修复是否意味着个别劳动关系的全面复归
四、全方位继续深入构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的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营“灵活性”: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生态与制度环境——基于W市劳动力招聘的调查[J]. 刘子曦,朱江华峰. 社会学研究. 2019(04)
[2]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理论内涵、引领理念与实现路径[J]. 张二震,戴翔.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数字资本主义对市场和劳动的控制[J]. 菲利普·斯塔布,奥利弗·纳赫特韦,鲁云林. 国外理论动态. 2019(03)
[4]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劳动关系转型——基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和田野资料[J]. 孙中伟,刘明巍,贾海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5]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阶段、特点和趋势--基于国际比较劳动关系研究的视野[J]. 常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富士康:世界工厂体系下中国工人的困境[J]. 潘毅. 经济导刊. 2014(06)
[7]对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另一种解读——与常凯教授商榷[J]. 游正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3)
[8]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 常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9]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J].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 中国劳动. 2012(05)
[10]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 闻翔,周潇.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441323
【文章来源】:改革与战略. 2020,36(04)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资本修复及其对劳动关系的塑造
二、资本“空间—技术”修复下劳动关系由个别向集体转型的发轫
三、资本“技术—产品”修复是否意味着个别劳动关系的全面复归
四、全方位继续深入构建中国集体劳动关系的路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经营“灵活性”:制造业劳动力市场的组织生态与制度环境——基于W市劳动力招聘的调查[J]. 刘子曦,朱江华峰. 社会学研究. 2019(04)
[2]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理论内涵、引领理念与实现路径[J]. 张二震,戴翔.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3]数字资本主义对市场和劳动的控制[J]. 菲利普·斯塔布,奥利弗·纳赫特韦,鲁云林. 国外理论动态. 2019(03)
[4]内部劳动力市场与中国劳动关系转型——基于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和田野资料[J]. 孙中伟,刘明巍,贾海龙.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5]中国特色劳动关系的阶段、特点和趋势--基于国际比较劳动关系研究的视野[J]. 常凯.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6]富士康:世界工厂体系下中国工人的困境[J]. 潘毅. 经济导刊. 2014(06)
[7]对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另一种解读——与常凯教授商榷[J]. 游正林.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3)
[8]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J]. 常凯.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9]当前我国劳务派遣用工现状调查[J]. 全总劳务派遣问题课题组. 中国劳动. 2012(05)
[10]西方劳动过程理论与中国经验:一个批判性的述评[J]. 闻翔,周潇. 中国社会科学. 2007(03)
本文编号:34413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ekexiaolunwen/3441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