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1 22:27
本文关键词: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度研究
【摘要】:随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以及成渝经济区、天府新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都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目前,成都正处于建设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成都城市国际化的目标是在经过很长的一段时期的国际化进程之后建设成为国际化城市,进入世界城市网络体系,并在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对成都国际化进程进行测度,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量化城市国际化的步伐,可以明确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的特点和所处阶段,找出成都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优势、短板及其瓶颈性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举措,进而有效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因此,有必要对城市国际化进程进行相关的研究与分析。 本文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城市国际化指标(指标体系)探讨的经典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从指标(体系)的变化对国内外国际化城市和城市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全面总结,概括出国外学者主要从重视对已有国际城市研究的识别导向逐渐转变为对未来国际化城市构建的规划导向来构建指标(体系)。国内学者主要从城市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关系上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不同发展时期对两方面的侧重不同。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城市国际化的目标,构建了城市国际化测度指标体系,运用线性加权综合指数法对2001-2012年成都城市国际化水平进行了测算,测度结果表明: 1.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目前已达到69.82%,城市国际化发展水平尚可,但与国际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处于力争进入国际化城市体系的新阶段。 2.2001年-2012年,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总体呈稳步上升趋势,但各子系统发展呈现出非协调性。从总体实力、支撑力和国际影响力三个方面七个子系统来看,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城市创新力、经济国际化、交通和信息国际化、文化交流国际化等方面的发展并不均衡,彼此之间差异很大。 3.结合因素重要性推导模型,从历年发展水平和实现程度来看,成都27项测度指标实现的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可分为需要加强和巩固、不断努力精益求精的指标(优势);需要继续保持发扬的指标;实现程度不高,但在正常情况下经过努力仍可实现的指标;实现难度较大的指标(瓶颈)。 加快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提升成都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市国际化 指标体系 进程测度 成都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81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3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0-12
- 1.1.1 研究背景10-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理论基础12-29
- 1.2.1 关于“国际化城市”的研究12-15
- 1.2.2 关于“城市国际化”的研究15-16
- 1.2.3 国内外城市国际化的评价指标(体系)16-22
- 1.2.4 文献述评和概念界定22-27
- 1.2.5 相关理论基础27-29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29-30
- 1.3.1 研究目标29-30
- 1.3.2 研究内容30
- 1.4 研究方法、数据来源30-31
- 1.4.1 研究方法30
- 1.4.2 数据来源30-31
- 1.5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31-33
- 第2章 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度指标体系的构建33-51
- 2.1 成都国际化历史进程33-38
- 2.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问题38-41
- 2.2.1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的38
- 2.2.2 指标的选取原则38-39
- 2.2.3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39-41
- 2.3 具体指标选取和各指标含义41-49
- 2.3.1 经济发展水平41-43
- 2.3.2 社会发展水平43
- 2.3.3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43-44
- 2.3.4 创新能力44-45
- 2.3.5 经济国际化45-47
- 2.3.6 交通和信息国际化47-49
- 2.3.7 文化交流国际化49
- 2.4 标准值的确定49-51
- 第3章 成都市城市国际化进程测度与分析51-85
- 3.1 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度方法51-55
- 3.1.1 数据来源与处理51-52
- 3.1.2 指标权数的确定方法52-54
- 3.1.3 计算综合评价指数54-55
- 3.2 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算结果及其分析55-81
- 3.2.1 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测算结果总体分析56-77
- 3.2.2 各子系统之间呈现出非协调性77-78
- 3.2.3 各指标实现难易程度存在较大差异78-81
- 3.3 成都城市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不足81-85
- 3.3.1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市高端服务功能发展不足81-82
- 3.3.2 交通、信息转换能力仍需增强82
- 3.3.3 国际对外交往领域亟待提升82-83
- 3.3.4 城市创新力有待进一步提升83-85
- 第4章 推进成都城市国际化的政策建议85-90
- 4.1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85-86
- 4.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际性内陆交通枢纽86
- 4.3 提升国际交流水平86-88
- 4.4 提升区域城市创新88-90
- 结论90-93
- 致谢93-94
- 参考文献94-99
- 附录99-10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情况10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明;杨青;;武汉市建设国际性城市目标体系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2 张程睿,林睦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构造条件和评判指标体系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3 盛文;翟宝辉;张晓欣;;城市国际化评价研究述评[J];中华建设;2009年04期
4 吴永保;城市现代化及其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J];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01期
5 刘玉芳;;国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4期
6 方秀云;;城市国际化的挑战与杭州的应对策略[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3期
7 齐心;张佰瑞;赵继敏;;北京世界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测评[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8 陆军;;世界城市判别指标体系及北京的努力方向[J];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04期
9 金元浦;;北京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发展之路研究[J];城市观察;2011年02期
10 姚士谋;国际性城市建立的背景与机遇[J];城市规划;1995年03期
,本文编号:10755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75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