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及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城市化和国际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新生代农民工涌入城市,成为外出农民工的主力,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具有鲜明的特点。他们年纪轻、文化较高、观念更新,对农村和土地的感情日益淡漠,在城里安居乐业、做城里人已成为他们新的憧憬。他们正值谈婚论嫁的年龄,但因着宏观、中观和微观原因的相互交织影响,无法顺利实现择偶行为,陷入了择偶困境。 基于个案访谈和文献资料的分析,本文从择偶观念、择偶范围、择偶实力、择偶压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的指标体系,在呈现择偶困境表现的基础上运用生态系统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对择偶困境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他们的择偶困境在本质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难的体现,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与现行社会制度相矛盾的一个表现,需要建构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络。而这个支持网络的建构既需要政府的政策转变和支持,也需要社区、企业的共同努力和维护,还需要社会第三部门的加入和参与。同时,社会工作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福利也需要加入进来。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 择偶困境 社会支持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412.6;C913.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第一章 引言6-16
- 第一节 研究背景6-7
- 第二节 研究意义7-8
- 一、 理论意义7
- 二、 现实意义7-8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8-15
- 一、 国内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择偶问题的研究8-10
- 二、 国外关于择偶问题的研究10-15
- 第四节 研究方法15
- 第五节 创新之处15-16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架构16-20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16-18
- 一、 新生代农民工16-17
- 二、 择偶困境17-18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视角18-20
- 一、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18
- 二、 社会支持理论18-20
-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的特征描述及动因分析20-31
- 第一节 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的特征描述20-26
- 一、 择偶观念上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碰撞20-21
- 二、 择偶范围广泛又单一21-23
- 三、 择偶实力有待提高23-25
- 四、 择偶压力无处不在25-26
-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的动因分析26-31
- 一、 宏观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26-28
- 二、 中观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28-30
- 三、 微观视角下的影响因素分析30-31
- 四、 本章小结31
-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的对策分析31-36
- 第一节 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策支持32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32-33
- 第三节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33
- 第四节 拓宽新生代农民工的择偶平台33-34
- 第五节 加强宣传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对城市居民和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34
- 第六节 引入社会工作手法,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福利34-35
- 第七节 本章小结35-36
- 第五章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1
- 附录:新生代农民工择偶困境访谈提纲41-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进忠;;农民工子女社会适应的社会工作介入探讨——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分析[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彭云;周勇;;社会工作的开展:公共服务业视野下的需求拉动和供给推动[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黄岩;;农民工赋权与跨国网络的支持——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组织调查[J];调研世界;2008年05期
4 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01期
5 全国总工会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课题组;;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J];江苏纺织;2010年08期
6 曹锐;;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初探[J];南方人口;2010年05期
7 李良进,风笑天;试论城市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系统[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李艳;;青年民工的择偶困境及应对方式研究[J];理论观察;2010年02期
9 朱力;准市民的身份定位[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10 黄润龙,杨来胜,潘金洪,尹勤;女性流动人口婚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永安;新生代农民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田丰;农民工婚姻选择行为的社会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3 陈娜;农村流动人口的择偶期望及其影响因素[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757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75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