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针对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00:35

  本文关键词:针对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脑残粉 盲目追星 社会工作介入


【摘要】:由于网络和交通的快速发展,当前部分青少年沉迷追星、盲目追星的问题时有发生,“脑残粉”一词被广泛提及,青少年盲目追星现象的弊端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部分青少年将太多时间、精力浪费在追星上荒废了学业,部分青少年为了追星花费大量金钱使父母苦不堪言,部分青少年刻意模仿偶像的言行举止甚至是某些不良行为,部分青少年为维护偶像与他人掀起骂战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等等。盲目追星行为不仅会影响“脑残粉”个人的健康成长,也无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安徽省部分地区的青少年“脑残粉”群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结构性访谈的方法。研究表明,该群体呈现出诸如年龄小、个人生活受影响、盲目维护偶像甚至模仿偶像、喜欢组团行动等特点。究其原因是受到来自于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同辈群体、网络社交平台等方面存在某些问题的消极影响,从而造成其追星观错位,影响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阻碍身心健康成长。因此,关于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在探讨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盲目追星必要性、可行性的基础上,分析社会工作介入方法和路径,选择个案社会工作和小组社会工作的方法,引入联合家庭治疗模式、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叙事治疗模式、任务中心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交互模式和发展模式等工作模式。在具体的项目设计、实施、评估中有效地利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去帮助青少年“脑残粉”这一群体,探索介入路径,旨在为社会工作更好地介入青少年盲目追星的实践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 脑残粉 盲目追星 社会工作介入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C913.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8
  • 一、研究背景9-14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9-12
  •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2-14
  •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4-15
  • (一)研究目的14
  • (二)研究意义14-15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一)研究思路15-16
  • (二)研究方法16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16-18
  • (一)研究目标16
  • (二)研究内容16-17
  • (三)创新之处17-18
  • 第二章 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的行为表现与原因分析18-25
  • 一、基本情况18-20
  • (一)问卷设计18
  • (二)样本信息18-20
  • 二、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的行为特点20-21
  • (一)缺乏稳定性20
  • (二)缺乏个人意识20
  • (三)缺乏主见性20
  • (四)具有从众性20-21
  • 三、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的形成原因21-25
  • (一)价值观未完全形成21-22
  • (二)同辈群体互相影响22
  • (三)社会环境日益复杂22-25
  • 第三章 针对青少年“脑残粉”盲目追星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25-58
  • 一、青少年“脑残粉”群体盲目追星行为的危害25-27
  • (一)自我认知产生偏差25
  • (二)学校教育受到阻碍25-26
  • (三)家庭关系出现问题26-27
  • 二、个案工作方法介入27-42
  • (一)个案工作定义27
  • (二)个案案例背景27-28
  • (三)社工初步预估28
  • (四)个案服务计划28-30
  • (五)具体服务步骤30-38
  • (六)个案评估与反思38-42
  • 三、小组工作方法介入42-58
  • (一)小组工作定义42
  • (二)小组案例背景42
  • (三)小组准备阶段42-45
  • (四)小组服务计划45-47
  • (五)具体服务步骤47-55
  • (六)小组评估与反思55-58
  • 第四章 结语58-62
  • 一、总结58-59
  • 二、展望59-62
  • 参考文献62-65
  • 附录65-70
  • 一、附录 1:青少年追星观现状调查问卷65-67
  • 二、附录 2:小组活动评估表67-68
  • 三、附录 3:社工活动评估表68-69
  • 四、附录 4:“健康追星 快乐成长”小组契约69-70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70-71
  • 致谢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清;叶松庆;;关于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盲目追星问题的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5年11期

2 杨巧;陈祉诺;;青少年网络欺负的行动者特征研究[J];青年探索;2015年05期

3 蔡骐;;被消费文化遮蔽的青春[J];文化纵横;2013年05期

4 叶松庆;;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发展状况实证分析[J];青年研究;2011年05期

5 王学梦;叶松庆;;改革开放条件下青少年价值观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0年04期

6 陈晓芳;;精神分析理论视角下的青少年偶像崇拜问题[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J];青年探索;2008年01期

8 胡宁;;对我国部分青少年“明星中毒”的诊断——由“杨丽娟事件”引发的冷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12期

9 叶松庆;;不同地域的未成年人社交观比较研究[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10 叶松庆;;当代未成年人价值观的基本状况与原因分析[J];中国教育学刊;2007年08期



本文编号:1076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76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5c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