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2 17:29

  本文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伦理 救助管理站 “职业跑站者”


【摘要】:随着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实施,在此基础上成立的救助管理站取代了原来的收容遣送站,并开始实行人性化的救助和管理。但是,由于新的救助管理办法不够完善、救助管理站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社会上的人,特别是一些别有用心的流浪乞讨人员对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误解和利用,孕育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职业跑站者”。“职业跑站”现象的日益泛滥,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救助”职业跑站者”时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探索和研究解决这一特殊的社会现象,许多救助管理站也在探索着应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的办法。社会工作作为一种助人的服务性专业和活动,同救助管理工作的助人理念有着一致的目标,而且在助人的过程中效果突出。所以,社会工作专业的助人方法、理念越来越被救助管理站所运用,国家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在各个服务领域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然而,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在救助管理领域的运用和实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工作问题依然严重且需要进一步的改进。社会工作伦理是一种内化的专业价值理念和伦理操守,是社会工作者在进行专业助人时有效的向导,特别是在救助工作中遇到原则和情感的抉择困境时能够给予工作人员正确和恰当的引导,所以,在救助管理工作中对社会工作的引入,,不仅是方法的引入,更为关键的是社会工作伦理的引入并实施。本文在社会工作伦理的视角下,从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角度,分析和研究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问题。 本研究基于笔者在救助管理站的实习以及对站内工作人员的深度访谈,对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剖析救助管理工作人员在救助管理“职业跑站者”时出现的行为、态度及心理等方面的一些问题,论证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进行救助和管理的可行性和优势,从而提出如何运用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促进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社会工作伦理 救助管理站 “职业跑站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言8-1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8-10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10-11
  • 一、 现实意义10-11
  • 二、 理论和学术意义11
  • 三、 政策意义11
  •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11-18
  • 第一节 国外有关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的研究12-14
  • 第二节 国内有关“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的研究14-18
  • 一、 “职业跑站”的现状14
  • 二、 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现状14-17
  • 三、 社会工作对救助管理工作的介入17-18
  • 第三章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18-22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18-20
  • 一、 救助管理站18
  • 二、 流浪乞讨人员18-19
  • 三、 “职业乞讨”19
  • 四、 “职业跑站”19
  • 五、 社会工作伦理19-20
  • 第二节 研究视角20-21
  • 第三节 研究方法21-22
  • 一、 研究方法的选取21-22
  • 二、 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22
  • 三、 分析资料的方法22
  • 第四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22-31
  • 第一节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22-23
  • 第二节 研究发现及解析23-29
  • 一、 态度方面23-26
  • 二、 行为和方法方面26-28
  • 三、 心理方面28-29
  • 第三节 救助管理工作人员的救助行为和心理的原因解析29-31
  • 一、 求助者需求的多样化29
  • 二、 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够29-30
  • 三、 权利和义务不平衡30
  • 四、 新的救助管理办法的不足导致有法难依30
  • 五、 同事之间、工作人员与机构之间缺乏监督和交流30-31
  • 第五章 总结及讨论31-36
  • 第一节 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需要社会工作伦理视角31-32
  • 一、 当前关于“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工作存在问题31-32
  • 二、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及其意义32
  • 第二节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下救助管理站对“职业跑站者”的救助管理32-35
  • 一、 可行性和优势分析33-34
  • 二、 社会工作伦理视角在救助管理工作中的运用34-35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35-36
  • 参考文献36-38
  • 致谢3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有声,杨钊,蒋山花;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模式的分析与创新[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2 周嫱;;“跑站”——救助管理工作的新难题[J];大众科技;2007年04期

3 顾孝明;;城市乞讨问题的多视角研究及管理措施[J];改革与战略;2006年11期

4 刘光华;程秋梅;李剑兵;;“职业跑站”现象的法社会学透析及治理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5 刘志军;周博;;救助管理工作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浙江经验的反思[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6 邓新华;袁伦渠;;国外社会救助制度简述[J];中国劳动;2007年12期

7 杨成波;苏秋阳;;发达国家社会救助的实践经验及启示[J];理论月刊;2011年07期

8 宋扬;陈子雪;廖毅;;城市救助站管理的实证分析——北京、长春两市救助管理站的实地调查[J];中国民政;2006年10期

9 张齐安;英国的民间救助机构 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系列考察报告之一[J];社会福利;2002年09期

10 王霞;;救助管理机构中的社会工作方法[J];社会福利;2010年01期



本文编号:1079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79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87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