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发布时间:2017-10-22 17:12
本文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摘要】:面对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和恶化,一种结合了妇女解放和环境解放思想的产物应运而生,它就是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倡导从女性视角出发,主张结束父权制和二元论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统治。“十八大”提出我国新时期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需要从国土空间开发、节约资源、加大环保力度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四个方面推进,这离不开广大女性的参与。本文在阅读和总结大量生态女性主义资料的基础上,以生态女性主义在西方的形成与发展为背景,通过将其主旨内容与我国传统文化的联结,引导出生态女性主义在我国的可行性。我国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虽然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日益广泛但是多留于表面,同时,我国现存的生态治理模式中男性仍然居于主导地位,女性公民参与环保事业的内容和层次较低,仍难以涉及决策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本文试图探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最佳方式,,并提出在今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提高妇女的地位,重视妇女作用,推动女性积极参与环境事务,投身科学发展。生态女性主义中国本土化的实现,有利于体现“十八大”的生态文明思想,更好地解决我国妇女及环境问题,从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另一方面,生态女性主义在我国的接受与发展也可以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女性主义的推行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 生态文明 女性 自然
【学位授予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X321;C912.68
【目录】:
- 致谢6-7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目录9-11
- 表格清单11-12
- 第一章 绪论12-18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12-16
- 1.1 研究背景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3 相关问题研究综述14-16
- 2 研究内容16-17
- 3 研究方法17-18
- 第二章 生态女性主义的形成与发展18-26
- 2.1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文化渊源18-20
- 2.1.1 生态学发展为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18-19
- 2.1.2 女性主义是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基础19-20
- 2.2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20-22
- 2.2.1 环境问题引发生态危机20-21
- 2.2.2 环境保护运动的蓬勃发展21-22
- 2.3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研究22-26
- 2.3.1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创始人22-23
- 2.3.2 西方生态女性主义的产生和发展23-24
- 2.3.3 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主旨内容24-26
- 第三章 生态女性主义在我国的主要理论与评价26-33
- 3.1 当今我国的生态女性主义理论26-30
- 3.1.1 当今我国生态女性主义的缘起26-27
- 3.1.2 道教思想中的生态女性主义27-28
- 3.1.3 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28-30
- 3.2 生态女性主义在当今我国的发展与评价30-31
- 3.2.1 生态女性主义在我国的发展30-31
- 3.2.2 我国生态女性主义的不足31
- 3.3 我国生态女性主义的特色31-33
- 第四章 生态女性主义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33-42
- 4.1 生态女性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33-36
- 4.1.1 关于人和自然关系的独特定义33-34
- 4.1.2 自然是女性的议题34-35
- 4.1.3 关怀女性具有与关怀自然相同的意义35-36
- 4.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生态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指导36-42
- 4.2.1 生态女性主义在我国的实践36-39
- 4.2.2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9-40
- 4.2.3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反思40-42
- 第五章 生态女性主义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42-45
- 5.1 重视妇女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42-43
- 5.1.1 提供女性与环境保护密切联系的新发展视角42
- 5.1.2 提高妇女的尊严地位和教育程度42-43
- 5.1.3 推动女性积极参与环境事物43
- 5.2 促进环境问题、妇女问题和科学发展的共同进步43-45
- 5.2.1 环保必须重视妇女作用43-44
- 5.2.2 科学发展必须确保环境的可持续发展44-45
- 结束语45-46
- 参考文献46-4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2 C.斯普瑞特奈克,张妮妮;生态女权主义哲学中的彻底的非二元论[J];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06期
3 郑湘萍;;生态女性主义视野中的女性与自然[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韦清琦;;中国视角下的生态女性主义[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王建元;;生态伦理与中国神话[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李劲松;李林杰;;论循环经济伦理学的概念系统与研究对象[J];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7 许安娇;女娲伏羲神话与阴阳哲学观[J];琼州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8 黄炎平;阿兰·奈斯论深层生态学[J];现代哲学;2002年02期
9 范立舟;伏羲、女娲神话与中国古代蛇崇拜[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李建珊;赵媛媛;;生态女性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10792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79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