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23:20
本文关键词: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
【摘要】:当前,,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早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学术界对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也作了相关分析和研究,涉及到人数、特点、表现、原因、发展趋势和对策措施等各个方面,但这些研究尤其对策建议方面大多是从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学科角度来分析和提出的,较少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来分析和介入。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社会工作角度来加以切入。 本文以心理障碍青少年为典型个案,运用实地观察法、个案访谈法、举例法和定性分析技术,秉持社会工作专业理论方法对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试图为解决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提供新的视野和思路。论文首先对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的可行性作了分析;其次重点论述了社会工作方法介入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的全过程,即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等六个步骤;最后论述了对社会工作方法介入过程的反思,即总结社工在介入中扮演的角色及其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研究结果有助于青少年心理障碍问题的解决,促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社会工作实务 青少年 心理障碍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5;B844.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导论9-16
- 一、 研究的缘起9-10
- 二、 文献综述10-16
- (一) 国内研究现状10-12
- (二)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三) 评述13-16
- 第二章 研究设计16-20
- 一、 核心概念16-17
- (一) 青少年16-17
- (二) 心理障碍17
- 二、 案例选取17-18
- 三、 研究方法18-19
- (一) 观察法18
- (二) 个案访谈法18-19
- 四、 主要内容19-20
-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可行性分析20-27
- 一、 专业本质方面20-21
- 二、 专业价值方面21-23
- (一) 对工作的投入21-22
- (二) 案主的自决22
- (三) 对案主的尊重22-23
- (四) 对案主的接纳23
- 三、 知识理论方面23-24
- 四、 视角方法方面24-27
- (一) 看待人的独特视角24-25
- (二) 分析和介入的独特视角25-27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对心理障碍青少年问题的介入过程27-50
- 一、 接案27-31
- (一) 接案前的准备27-28
- (二) 初次面谈28-31
- 二、 预估31-39
- (一) 资料的收集32-38
- (二) 分析和认定问题38-39
- 三、 计划39-41
- (一) 目标39
- (二) 行动方案39-40
- (三) 口头协议40-41
- 四、 介入41-47
- (一) 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李强的不合理认知41-43
- (二) 帮助李强进一步检查、梳理并纠正不合理情绪43-44
- (三) 运用系统脱敏法、自信心训练法介入李强社交恐惧与焦虑44-45
- (四) 从增能的视角介入李强恋爱问题45-46
- (五) 对李强家庭进行治疗并改善亲子关系46-47
- 五、 评估47-49
- (一) 对资源运用状况的评估48
- (二) 对行动方案的评估48
- (三) 对介入过程的评估48-49
- 六、 结案49-50
- 第五章 社工对介入过程的反思50-57
- 一、 社工在介入中所承担的角色50-53
- (一) 调查者50
- (二) 评估者50-51
- (三) 治疗者51-52
- (四) 教导者52
- (五) 整合者52-53
- 二、 社工在介入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53-57
- (一) 介入中防止青少年被操纵53
- (二) 介入中注意伦理困境的处理53-54
- (三) 介入中注意在青少年和资源衔接时角色的扮演54
- (四) 介入中防止反移情并处理好结案54-55
- (五) 介入中注意澄清、对质技巧的运用55
- (六) 介入中防止心理学的倾向55-57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57-60
- 一、 结论57
- 二、 讨论57-58
- 三、 本文主要的不足58-60
- 参考文献60-63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63-64
- 附录64-69
- 致谢69-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文心全,易国才;青少年心理障碍及教育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刘琪;星一;;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的现状及对策[J];海军总医院学报;2011年01期
3 洪兵;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对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米万均,陈力;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概况[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段兴华,张星杰 ,侯再芳;理性情绪疗法的理论及应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高网,许文风,岳付民;145例青少年心理障碍临床分析[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9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超;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959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9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