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15:10

  本文关键词:我国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及其纾解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转型期 不良社会心态 本质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因素复杂交织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我国在取得巨大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呈现出腐败问题加剧,贫富差距拉大,功利化凸显,价值观相互冲击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了诸多不良的社会心态,如:仇视、失信、冷漠、迷惘等等,而这些不良社会心态恰恰又是破坏社会稳定,扰乱社会和谐局面的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心态的良好与否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良好的社会心态直接有助于社会的稳定,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本研究选择以社会心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良社会心态内涵和本质的界定,达到对不良社会心态表现形式和主要特征的深刻理解,然后寻找出不良社会心态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进而总结出对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本研究主要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研究的选题背景、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目前的国内、国外的研究综述,以及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及其本质。不良社会心态是人们在当前社会客观环境和自身世界观、人身观、价值观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不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其本质是歪曲的社会意识。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分为四个层面:即仇视层面,失信层面,浮躁层面,冷漠层面。这些不良社会心态不仅有大众性和时代性,还有意识性和价值取向性。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通过查找和总结各种文献,再加上一些社会调查,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大致有四个方面:即多元价值观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诉求渠道的不畅,政府腐败的加剧。第五部分主要介绍对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纾解不良社会心态不仅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建成,更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第六部分主要介绍对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针对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生成原因,对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也分为四个方面:通过采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利益诉求机制建设;积极建立有效的反腐监督机制和反腐法制体系等措施,解决贫富差距拉大,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政府腐败的加剧等问题,从而纾解不良社会心态,塑造良好社会心态。希望在充斥着多重矛盾和迷茫的社会转型期,本研究能为小康社会的建成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尽一些微薄之力,更希望本研究提出的纾解途径能够行之有效,从而使不良社会心态得以纾解,进而在社会上塑造起良好的社会心态,最终凝聚全体社会成员的正能量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不良社会心态 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
【目录】:
  • 致谢4-5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绪论12-24
  • 1.1 文献综述12-17
  • 1.1.1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1.2 国外研究现状14-16
  • 1.1.3 研究综述16-17
  • 1.2 选题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及预期成果17-19
  • 1.2.1 理论意义17-18
  • 1.2.2 实践价值18-19
  • 1.2.3 预期成果19
  • 1.3 选题的可行性分析19-24
  • 1.3.1 写作思路19-20
  • 1.3.2 研究方法20
  • 1.3.3 研究内容20-22
  • 1.3.4 创新点及不足22-24
  • 2.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及本质24-32
  • 2.1 不良社会心态的内涵24-27
  • 2.1.1 心态24-25
  • 2.1.2 社会心态25-26
  • 2.1.3 不良社会心态26-27
  • 2.2 不良社会心态的本质27-32
  • 2.2.1 心态的本质27-28
  • 2.2.2 社会心态的本质28-29
  • 2.2.3 不良社会心态的本质29-32
  • 3.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表现及特征32-40
  • 3.1 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表现32-36
  • 3.1.1“仇视”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32-33
  • 3.1.2“失信”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33-34
  • 3.1.3“浮躁”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34-35
  • 3.1.4“冷漠”层面的不良社会心态35-36
  • 3.2 不良社会心态的主要特征36-40
  • 3.2.1 历史性36
  • 3.2.2 时代性36-37
  • 3.2.3 自发性37-38
  • 3.2.4 价值取向性38-40
  • 4.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生成的原因40-48
  • 4.1 转型期腐败问题加剧,导致不良社会心态40-42
  • 4.2 转型期社会贫富差距拉大,,引发不良社会心态42-43
  • 4.3 转型期社会利益诉求渠道不畅,导致不良社会心态43-45
  • 4.4 转型期社会多元价值观冲击,形成不良社会心态45-48
  • 5.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纾解的意义48-54
  • 5.1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48-50
  • 5.2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助于中国梦的实现50-51
  • 5.3 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有利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51-54
  • 6.社会转型期不良社会心态的纾解途径54-78
  • 6.1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良好社会心态54-60
  • 6.1.1 培育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激发爱国情怀54-56
  • 6.1.2 培育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56-58
  • 6.1.3 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提升品德修养58-60
  • 6.2 努力解决贫富差距拉大问题,纾解不良社会心态60-66
  • 6.2.1 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61-63
  • 6.2.2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加注重公平63-64
  • 6.2.3 制定公正的政策法规,促进社会平等64-66
  • 6.3 疏通社会利益诉求渠道,纾解不良社会心态66-71
  • 6.3.1 加强社会利益诉求机制建设66-68
  • 6.3.2 建立和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68-69
  • 6.3.3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69-71
  • 6.4 切实解决腐败加剧问题,纾解不良社会心态71-78
  • 6.4.1 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针,加强党风廉政建设71-73
  • 6.4.2 建立和完善积极有效的反腐监督机制73-75
  • 6.4.3 着力加快反腐法制体系建设75-78
  • 7.结语78-80
  • 参考文献80-84
  • 作者简历84-86
  • 学位论文数据集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宣萍;论研究社会心态问题的意义与方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胡红生;试论社会心态调控的基本目标及其实现途径[J];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01期

3 李静,何云峰,冯显诚;论社会心态的本质、表现形式及其作用[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刘燕;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主要趋势及调适目标[J];求索;2004年06期

5 刘霁雯;当前我国农民的社会心态初探[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6 刘帅;;调适社会心态 构建和谐社会[J];前沿;2006年09期

7 毕宏音;;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J];社科纵横;2007年03期

8 胡红生;;重视培育构建和谐社会心态[J];特区实践与理论;2007年02期

9 叶国平;;构建和谐社会心态的对策思考[J];前沿;2007年07期

10 ;2006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节选)[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沛;;关于中国社会心态的理论思考[A];和谐世界 和平发展与文明多样性——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6年

2 张红;;论社会心态的转向与个人价值理念[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张荣昌;;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问题与路径[A];2011年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4 范明岩;刘迪;;当前我国社会心态疏导与调节的心理策略[A];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3年

5 杨增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社会心态培育[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12年

6 娜拉;;新疆游牧民族社会心态探析[A];第七次全国民族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宋璐;李朝旭;;揭开“秘密”的面纱—从“秘密”网站探寻当代中国人的社会心态[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8 于福洋;李朝旭;李颖;;当代中国人社会心态的互联网折射——来自抗震祈福留言的分析[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9 王秋颖;郑连弟;;积极健康社会心态倡导下心理咨询热线发展现状与展望[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经济管理与人文科学分册)[C];2012年

10 杨增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的社会心态培育[A];全面小康:发展与公平——第六届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12)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北经济学院 柯美录邋汤中秋;和谐社会需要和谐的社会心态[N];湖北日报;2007年

2 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教授 郭学旺;要重视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N];山西日报;2008年

3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李有发;当前中国社会心态演变的趋向[N];北京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斌 熊争艳 罗宇凡;“社会心态”首次写入五年规划,代表委员关注[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杨涛;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从官员抓起[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刘武俊;良好的社会心态来自民主法治[N];法制日报;2011年

7 姜飞云;时代呼唤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N];山西日报;2011年

8 记者 刘守序;当代中国社会心态的文化观察[N];金融时报;2011年

9 刘武俊;多看看社会心态这块“晴雨表”[N];光明日报;2011年

10 李伦;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N];贵阳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红生;社会心态论[D];武汉大学;2004年

2 董经政;东北老工业基地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欣欣;和谐社会构建中青年群体社会心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于婉涓;市场经济体制下健康社会心态的培育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3年

3 黄瑶;精神福利对培育积极社会心态的作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4 李洁;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社会心态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5 刘茜;社会心态对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彭慧;高等职业教育相关群体的社会心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汪金峰;新时期我国农民政治社会心态下权益维护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5年

8 林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大学生社会心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鲍晓菲;当前我国社会心态对公民道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10 杨大伟;转型时期社会公众积极向上社会心态培育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0992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0992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7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