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失独家庭的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8 13:28

  本文关键词:失独家庭的困境及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工作 失独家庭 困境


【摘要】: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时,实行了一项新的政策,开始全面推广实行计划生育,在这一政策的实施下,确实避免了我国人口迅速激增的趋势,可以说是效果显著,消除了贫困,改善了当时经济发展进度。同时这也让中国的现有的家庭结构发生的改变,家庭结构变成了独生子女家庭,这种特殊的结构构成使得原有多点支撑的稳定结构,变得脆弱。与此同时,这一制度的弊端也慢慢的显露,独生子女在成长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导致了患病或者突发意外事故后伤亡,这些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们形成了一个失独群体。这一群体的家庭结构迅速的瓦解,给予了他们致命的打击,失去了唯一的子女的家庭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压力,家庭缺少了物质上的支持,经济上的扶持,以及养老的方面的支撑。这一特殊的群体同时也有着物质生活所无法弥补的伤痛,心理上的折磨,随时处于崩溃的边缘。在当今的社会失独群体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新闻报道上渐渐浮出水面,国家在政策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扶持,但是,扶持的力度有所不同也导致不同省份有着因地制宜的标准不一,同时又由于每个失独家庭的特点不一样,政策真正的落实情况参差不齐。笔者以社会工作的角度为出发点,认为失独家庭的现状,迫切的需要专业的社工介入到其中,运用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渐渐改变他们生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再一次回到原有的正常生活中。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以及其意义,并将近年来的一些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同时在对失独家庭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将一些社会工作的理论与失独家庭结合进行了阐述。其次,通过乌市Z机构失独家庭项目为例,了解和分析了乌市失独家庭的现状及其需求。通过失独家庭的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健康状况以及医疗需求、心理慰藉、以及对未来生活的展望等方面反应了失独家庭真实生活的写照。然后结合了失独家庭现在所面临的的养老、心理、经济、婚姻,再生育以及社会融入等困境进行了详细阐述。结合了实习时的经历介绍了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三种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以及社区工作。最后,笔者探讨了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总结和反思。
【关键词】:社会工作 失独家庭 困境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0
  • 1.1 研究的背景8-9
  • 1.2 研究的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现实意义9-10
  • 1.3 文献综述10-17
  • 1.3.1 失独家庭数据研究11-12
  • 1.3.2 失独家庭困境和需求研究12-13
  • 1.3.3 解决失独家庭困境的对策13-15
  • 1.3.4 失独家庭养老问题研究15-16
  • 1.3.5 失独家庭救助体系16-17
  • 1.3.6 文献评述17
  • 1.4 研究的思路17-18
  • 1.5 研究的创新18-20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20-28
  • 2.1 核心概念界定20-22
  • 2.1.1 独生子女20-21
  • 2.1.2 失独家庭21
  • 2.1.3 社会工作21-22
  • 2.1.4 介入22
  • 2.2 相关理论22-28
  • 2.2.1 社会支持理论22-23
  • 2.2.2 优势视角理论23-24
  • 2.2.3 生命周期理论24-28
  • 第三章 失独家庭的困境—以Z机构失独家庭项目为例28-42
  • 3.1 项目介绍28-30
  • 3.1.1 项目背景28-29
  • 3.1.2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29-30
  • 3.2 失独家庭的养老困境30-32
  • 3.3 失独家庭的心理困境32-34
  • 3.4 失独家庭的经济困境34-36
  • 3.5 失独家庭婚姻困境36-37
  • 3.6 失独家庭再生育困境37-38
  • 3.7 失独家庭社会融入困境38-42
  • 第四章 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方法42-48
  • 4.1 社会工作介入的优势以及意义42-43
  • 4.2 个案工作43-45
  • 4.2.1 个案工作介入失独家庭的本质以及优缺点43
  • 4.2.2 对于失独家庭的个案介入的方法43-45
  • 4.3 小组工作45-46
  • 4.4 社区工作46-48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48-50
  • 5.1 总结48
  • 5.2 反思48-50
  • 参考文献50-52
  • 附录52-56
  • 致谢56-58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刊编辑部;;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介入策略[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09期

2 张省;蒋斌;黎萍;;地震残疾人居家身心康复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年11期

3 花菊香;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策略探讨——多部门合作模式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J];学术论坛;2004年04期

4 李伟梁;;社会工作介入社区矫正的过程分析[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7年08期

5 李f:伟;雷杰;;“社区建设”概念的逻辑分析及社区社会工作介入的方向[J];学习与实践;2007年12期

6 程中兴;;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4期

7 洪庆喜;李绍伟;刘桂智;;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社会工作介入[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年08期

8 林珍;;民间纠纷调解的社会工作介入——基于沪浙等地的“老娘舅”的思考[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年03期

9 赵丽红;薛新娅;;论社会工作介入我国城市反贫困的思考——以解决社区贫困现象为切入点[J];学理论;2010年10期

10 雷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妻子”的应用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梁幸镯;;多重系统下“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工作介入[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蔡应妹;;社会工作介入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雪竹;;城市民族社区建设与社会工作介入[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 柳拯;对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的思考[N];学习时报;2009年

2 张雅桦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管理系副教授;社会工作介入彩民购彩行为优势与途径分析[N];中国社会报;2014年

3 王婴 民政部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教授;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不同视角[N];中国社会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明海英;社会工作介入“失独”家庭还是要靠制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李东华 贾英 陈晓鸿;社会工作介入社会救助的功能和优势[N];中国社会报;2010年

6 本期嘉宾 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徐道稳;农民工艾滋病防治需要社会工作介入[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8年

7 何振锋 宋爽;政府与社会携手为受助者撑起一片天[N];中国社会报;2010年

8 彭善民 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失独社会工作的意义与可能[N];中国社会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超;优势视角下的失独家庭个案工作介入研宄[D];河北大学;2015年

2 王竹韵;增能理论视角下“失独家庭”心理调适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3 王艳姣;日间照料中心半失能老年人的个案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朱硕;社会工作介入老年人抑郁症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贺培培;个案工作介入城市失独家庭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李晓婷;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学习适应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彭诗棋;社会工作介入罪错未成年人教育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肖昕;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学习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杨洋;提升儿童独立意识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5年

10 桑庆民;个案工作介入“学业不良”初中生的路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08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108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