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失独”问题及“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28 08:19

  本文关键词:“失独”问题及“失独”群体社会支持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独”问题 “失独”群体 社会支持


【摘要】: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各种转型期的风险,“失独”问题便是其中的风险之一。“失独”问题简单的解释就是计划生育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子女因为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不幸去世,而父母又没法再生育或者再领养任何子女的问题。30多年前,我国出台了提倡只生一个的计划生育政策。该政策有效地降低了我国人口的生育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产生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给中国部分家庭带来了危机,即“失独”问题的产生。如今,30年过去,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独”群体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重庆市“失独”群体为样本,做了以下研究:第一、明确界定了“失独”群体、“失独”家庭、“失独”老人以及家庭可持续发展等的内涵,提出了“失独”问题实质上是中断了家庭的可持续发展,分析了中国“失独”问题因政策参与等原因,而有别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第二、结合数据,深入解读“失独”问题,包括对目前“失独”群体的生存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社会支持理论等理论,发现“失独”问题带来的家庭可持续发展被中断、家庭功能严重缺失等家庭风险和社会压力,从而提出“失独”问题是应该得到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而“失独”群体也是应该得到国家政府以及社会支持和帮扶的弱势群体。第三、进一步分析了如何为“失独”群体提供社会支持的依据。包括认识到“失独”群体是为计划生育政策做出贡献后遭遇风险的弱势群体,“失独”群体在失去独生子女后在经济、精神、生活照料等方面的强烈需求。从而展开了从政策保障、社会力量、亲情关心、邻里关照的等角度出发,帮助“失独”群体重新融入社会,化解社会压力的路径思考。第四,在前文的分析基础上,提出建立由政府、社会、亲友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系统的具体对策措施。最后是对“失独”现象的延伸思考,包括逐步放开二胎政策,重视家庭健康和抗风险能力建设等几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C913.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标宾,郑雪,邱林;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3年04期

2 韦耀阳;高中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关系的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游洁;价值观与大学生寻求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3期

4 吴文峰;卢永彪;;家庭环境、人格对大学生社会支持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2期

5 严标宾;郑雪;;大学生社会支持、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3期

6 陈新;李凤华;何爱桃;赵英;龙理良;奉水东;蔡练功;;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上网动机影响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3期

7 胡然;;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3期

8 甘雄;金鑫;;自尊与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影响的研究[J];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李东斌;赖月月;;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刘玉连;汪震;;社会支持内涵的新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林园;方晓义;程虹娟;高晶;;不同来源地大学生的社会支持及其满意度差异[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郑雯;胡竹菁;;不同层次学生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之比较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芙蓉;;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赵晶晶;孔风;;大学生害羞、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胡春梅;王蕾;;殡葬职工孤独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A];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6 徐晟;吴捷;周雪梅;;老年人死亡态度、社会支持和抑郁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7 邱慧燕;戴斌荣;;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8 刘春雷;;大学生就业压力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韩笑;姚本先;;大学生自我表露、社会支持及其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林玲;;连江、长乐海外留守儿童孤独感、应对方式与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关系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社科院社会学所所长 郭虹;社会支持是民生重建的重要力量[N];四川日报;2010年

2 记者 陈丽霞;社会支持切乳患者提升术后信心[N];联合时报;2014年

3 于阳 天津社会科学院犯罪学研究中心;弱势群体的犯罪防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李季玲;“学生豆奶计划”还需社会支持[N];吉林日报;2000年

5 天津中天职业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 李军;社会支持可以帮助“老知青”减压[N];健康报;2009年

6 ;对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障与社会支持的思考[N];工人日报;2004年

7 ;甘肃鼓励社会支持文化建设[N];中国文化报;2003年

8 华东师范大学 吴薇;引入社会支持 助力高校帮困育人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曹爱生;博物馆培育社会支持力市场的困难与对策[N];中国文物报;2006年

10 记者 高浩荣;朝媒体说国际社会支持中国和平统一[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王乐;农村社区矫正人口社会支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年

3 王大胜;基于社会支持的职业倦怠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刘小群;初中生欺负行为及其与抑郁、焦虑和社会支持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3年

5 吴捷;城市低龄老年人的需要、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曹维明;老年健康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7 雷俊;肾移植患者社会支持、生活质量及相关炎性介质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海燕;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求助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淼;私营企业主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对应对方式的影响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张博;高中生失败恐惧、自尊和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4 李艳春;大学生感悟社会支持和感戴的现状调查及其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杨晓晖;高中生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标宾;社会支持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徐琳琳;长春市高校大学生社会支持与自尊的现状及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景永f;师范类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机制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杨玉妍;不同人格类型的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周慧媛;城市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2333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333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8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