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研究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研究
【摘要】:婚姻、家庭是作为社会的人与他人产生社会关系最直接最初始的形式。在爱情的基础上缔结婚姻、成立家庭、繁衍后代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永恒方式。青年,由于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比其他群体对爱情更加敏感,,更加投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青年的婚恋行为和婚恋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以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教育水平普遍提升为特征的现代化进程推进了我国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迁。 婚恋价值观是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以个人的内在价值尺度为判断标准对恋爱、婚姻问题的基本看法,是青年对恋爱的本质、择偶标准、择偶方式、美满婚姻的基础、性爱取向以及有关的道德问题所持有的观点和评价。一个人的婚恋价值观与其恋爱、婚姻行为密切相关。个人婚恋价值观的形成是当事人在性、爱情、婚姻三方面持续地社会化与个性化的过程。婚恋价值观既是个体意识的倾向性反应,也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因而不同的社会阶段人们就会具有不同的婚恋价值观,婚恋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本论文以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进程为时代背景,以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婚恋价值观为研究内容,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青年学的理论和方法展开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主要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论文研究的背景,回顾了国内外婚恋价值观研究的成果,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轨迹。梳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的基本轨迹,论述这段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给青年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带来的巨大变化。第三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特点分析。以青年对于恋爱、择偶、性、婚姻家庭及生育所持的态度为分析内容,论述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的主要特征及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婚恋价值观变迁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分析青年自身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西方价值观念及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影响。第五部分,树立正确婚恋价值观的对策建议。结合青年婚恋价值观的变化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引导当代青年树立健康、理性的婚恋价值观。第六部分,结论与思考。归纳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成果,总结本研究的不足,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商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C913.1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利人,徐盈,谭秋浩;低年级医学生婚恋观和性观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2 阎晓军;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的比较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02期
3 杨南丽;;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看高校婚恋观教育——以对云南大学生婚恋观调查与分析为例[J];昆明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4 杨南丽;;大学生婚恋观与高校德育[J];昆明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罗晴;;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分析与教育[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董小苹;由丁克家庭的产生透析当代中国青年生育观的嬗变[J];当代青年研究;2001年06期
7 ;渐变中的家庭观念 重塑中的婚恋道德──上海职业青年婚恋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02期
8 张风琴;当代女大学生的性观念研究[J];青年探索;2003年02期
9 杜林;风笑天;;婚恋观和恋爱现状: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比较研究——对南京市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J];青年探索;2006年02期
10 王亚萍;毕兰凤;;农村青年婚恋观与人口外出流动的相关性分析——以王村的个案研究为例[J];青年探索;2007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燕波;[N];解放日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艳玲;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影响因素[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赵多辉;大学生婚恋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杨晓莉;当代女研究生婚恋观探析[D];山东大学;2008年
4 周争艳;重庆大学生婚恋价值观问卷的编制与教育对策初探[D];西南大学;2009年
5 陈方;中国80后婚恋价值观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919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29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