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设计中的结构和解构
宋厉炜 浙江理工大学
年代初,“解构”作为其重要的表现手法和思维方式从建筑界引入时装界时,先后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设计师,代表人物有胡赛因·查拉扬(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服装的结构与解构的概念
[2]。德里达的解构哲学的激烈和异端使它具有很大的冲击力和启发性。所有的人在德里达的启示下进行各种拆、解、消、反、否等翻个儿式的研究[2]。终于,这股解构之风也不可避免地吹进了整个艺术设计领域和设计师的思想及创作中。
第二节 解构与重组的定义
一、对服装传统意义的解构与重组
设计师完全背弃服装为人所穿的概念,从设计一件独立的艺术品的角度去设计服装,考虑的是“服装”本身,而不是与人体发生关系的服装[3]。让·保罗戈尔捷1992年发表的裸体装彻底解构了服装为人所穿的意义。
二、对于服装结构的解构与重组
设计师将传统的服装重新打破组合,形成与以往很不同的形态,或是对某些部位进行非常规的改造,亦或是在服装上做出各种形状的洞[3]。西方风格的解构设计常在服装上进行裸露试验,如在某个传统上应该隐蔽的位置挖洞,或是在该位置进行强调,以不相干的图形换取注意力。
三、对图形的解构与重组
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图像相对泛滥的世界,电影、杂志、录像带、DVD、电视等载体将大量图像频繁地倾泻给观众[3]。这些素材经设计师重新剪辑、拼接后用于服装设计中,主要以面料印花和缀补图案为主。不同的图形之间的组合,再加上不相干的样式,会造成历史的混淆、时间感的缺失,而这些图形的意义则由观赏者自己重新组合。
在服装界,对于审美标准变得十分宽泛的今天,设计师们打破了时间、空间、地域、阶层、性别等界限,置身于过去与未来、中心与边缘、理性与感性中,在不断“解构与重组”的过程中,去寻找服装艺术的支点。通过对以下四位设计师作品的分析,分别从传统意义、结构、图形、材质来探寻服装设计中解构与重组的思维与表现手法。
德里·范诺腾的设计作品主要表现在对图形的解构与重组。各个历史时期、民族或当代艺术圈中的图案都可以作为其设计元素而加以运用。服饰图案的解构与民族元素的重组,是他设计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通过对当代艺术图形进行重新剪辑、拼接和重组,再以针织织物的材质表现出来。营造出一种没有时间与地域的艺术品。09秋冬的作品,,将传统而内敛的民族感花卉图形,通过剪辑,重新组合的花朵图案以及抽象的蓝、黄、灰色叶片线条勾勒出一幅艺术气息的胜景。
胡赛因·查拉扬是传统服装材料解构与新材料开发的设计师代表。他对传统素材、人工合成材料、塑料材质、金属、木质等进行解构和重新组合。其设计并不植根于历史、街头、神话,而是体现了对未来意象和未来的思索。
(发光二极管)技术制成的梦幻连衣裙,充满诗意的气息,不仅在材质上突破了传统服装材料的应用,还引起了人们对于未来服装的想象。
第三章 结合毕业设计谈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与重组
第一节 设计的初衷
全球变暖,资源枯竭,物种灭绝。。如果全球变暖,导致的将是陆地消失,只剩下一片汪洋大海,各种地球生物都面临新的进化。“过去,陆地上生存的是游牧民族;未来,就变成了‘游鱼’民族。” 从中我提取出了几个关键词:破环、紧张、反思。
一、对材质解构与重组的应用
网纱和尼是两种差异性极大的材质,前者柔软、细腻、轻透,而后者则是粗旷、厚重。所示,通过对呢和纱的叠加,尼料在视觉上变得柔和、细腻了。但如果大面积采用的话,难免会显得闷,因此对叠加后的尼料与通透的网纱尝试性的做了拼接。纱的光感打破了尼料的沉闷与厚重,重组后的面料变得丰富又不失低沉的感觉,视觉上产生“透气”感。
二、对图形解构与重组的应用
为了导入灵感源的感度,我对网纱做了数码印花的处理。。网纱的特性是通透、柔软、轻薄,因此为了形成厚重与轻薄的对比,我在印花后的纱下面叠加了尼料,叠加了灰色尼料和黑色尼料后呈现的效果。
图案在尼料上变得厚重了,感觉比未叠加前多了份低沉与禅意,这也是我在设计中所寻找的那份意境。根据图案色调的布局,在黑色调的区域用黑色的线绣,蓝色调的区域,用蓝色的线绣。绣上去的点的疏密同样也对应图案色彩的轻重。解构和重组后的图案在其视觉上有了立体与平面、厚重与轻薄的对比,而黑色的点绣也过渡了图左边沉闷的黑色,内敛而不失低沉。是应用在毕业设计中的效果。
三、对结构的解构与重组的应用
解构,反对服装的整体性,并重视异质性的并存,运用畸变、错移的解构与重组的设计手法,在上半身的前、后结构中填充鼓包,一边是正常的西装袖,一边则是瘤狀的泡泡袖。而正装的后衣片并没有常规的穿在人的后背,整件衣服以贴在人身体的形式所呈现出来,服装的整个造型给人一种非对称的平衡。纱裙与尼料正装的结合也打破了一贯的搭配法则,矛盾中又带有依托。
在做下装时,打破了一贯采用的圆锥形裙型,以切割后的圆锥体为基础,采用结构间的相互缠绕与层次堆叠的手法,同时借助空间感的错位,使裙子产生被挤压后造成凹凸的视觉感。在上衣设计的过程中,保留了正装衣片中的领型部分,形成不对称的设计。
运用打破与重组的设计手法,将衣片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结构。肩部填充了10公分厚的垫肩,整个肩部结构被台高,改变了人体的体型。衣片与衣片在进行重新组合后形成疏密的对比,厚薄的对比。
第四章 总结
解构与重组在设计上并不是随心所欲去打破、解构中心、堆砌、荒诞组合。了解和掌握其思维方式和设计手法,注重服装基本构件的同时,重视内在结构因素的联系和整体性,从截然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服装。有效地将所要表达的思想通过服装语言呈现出来,使服装成为设计师思想的载体。
参考文献
哲学卷)[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87. 358
世纪思想主潮(下卷)
本文连接:现代商业
本文编号:182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