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镇如何做好计划生育孕前型管理工作的思考
宗轶伟 吉林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宣教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对“孕前型”管理,尤其是生殖健康检查的需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外出流动人口队伍越来越庞大,大量的育龄妇女外出谋生、陪读,致使村级的计划生育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一度呈现查环、查孕、查病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工作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违法生育现象逐年上升,这些问题在我省乡镇表现尤为出。
关键词:孕前型管理;查环、查孕、查病;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计划生育孕前型管理工作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减少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的关键环节。其目的是为广大的育龄妇女查环、查孕、查病(三查)和采集、核实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掌握育龄妇女的孕育和避孕节育措施落实情况,了解育龄妇女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其知情选择的需求,全面提高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准确率、及时率和完整度,保证统计质量,为人口计生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利于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列管和跟踪管理。
随着人口计生工作“三为主”的大力宣传,随着以人为本、优质服务工作机制的逐步建立,“孕前型”管理作为计划生育的手段和措施已逐渐被人们采用,并且得到普遍的认可。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育龄妇女对“孕前型”管理,尤其是生殖健康检查的需求,越来越高。我们在省内调研时发现,近年来外出流动人口队伍越来越庞大,大量的育龄妇女外出谋生、陪读,致使村级的计划生育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一度呈现查环、查孕、查病效果越来越差的现象,工作越来越难、压力越来越大,违法生育现象逐年上升也逐步明显,这些问题在我省乡镇表现尤为出。以白山市抚松县抚松镇兴隆乡为蓝本,我们做了调查。兴隆乡行政面积为197、5平方公里,共有15个行政村,24个自然村,总户数3736户,人口是12197人。其中农业人口8568人。耕地面积1451公顷,育龄妇女2491人,已婚妇女1727,一孩户是819户,流入人口54人。
一、计划生育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流动性大,工作难以到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和招商引资后大型企业不断的涌进,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大量的育龄妇女流出、流入,尤其近年来有些学校生源减少导致相继合并,使得正处于生育高峰的育龄妇女大部分跟随孩子到外地陪读,给计生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带来了相当的难度。同时加上有的乡镇的计生干部存在畏难情绪,没有真正的去抓具体、抓落实,使一些外出对象无法组织到位,参与查环、查孕、查病当中去,造成外出育龄妇女违法怀孕和违法生育现象的发生。尤其国家人口计生委三令五申禁止给育龄妇女做大月份引产,使计生干部束手无策,也是造成违法生育多的原因所在。
2、查环、查孕、查病群众的反应强烈、抵触情绪大。对于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多年来有的地方一直延续旧的管理模式操作,以定点检查的方式导致育龄妇女对此工作的不理解,积极性不高,存在怕、厌、躲的现象,要想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跟踪到位、服务到位、措施到位。
3、乡镇缺少技术人员,对育龄妇女缺少信服力。
作为人口计生工作中专业性、技术性、操作性很强的一项具体工作,乡镇的医疗设备差,技术管理弱,服务质量欠佳,生殖保健服务水平低,是对育龄妇女缺乏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尤其在2005年的机构改革考试中大部分乡镇主管技术的专业人员没有考上,先后离岗或提前退休。由于受编制的影响,乡镇技术人员得不到解决,录用公益性岗位工作只能推着干。在无专业医师承担这项工作的同时,生殖健康服务水平就偏低了。
4、计生干部对查环、查孕、查病的目的性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
查环、查孕、查病的目的是什么?应取得哪些效果?可落实哪些工作?这是我们计生干部都必须清楚的问题,但从实际上看,一些计生工作人员对该问题都未认识到,工作缺乏针对性,相互推诿,达不到查环、查孕、查病的目的。
5、抓不住重点管理对象,工作被动。
在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中,大部分计生人员抓不住重点,只是流于形式,得过且过。重点管理对象不突出,分类指导不明显,又增加了人、财、物投入的压力。从优质服务要求上看扩大服务对象无疑是正确的,但从管理效果上看,这样确定检查对象必然会增加许多工作量,应检查的对象到位率也常常得不到保证,尤其是重点对象的不明确,导致大量的重点对象漏查,而重点对象正是产生非政策生育的主要群体,从而造成现在政策外生育人数的增加,造成工作的被动。
二、对计划生育“查环、查孕、查病”工作的几点建议
1、以宣传教育为主,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应将宣传教育贯穿到查前、查中、查后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大力宣传,积极引导,努力营造工作氛围。
2、转变工作方式,以经常性为主。
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是动态的,查环、查孕、查病对象更是动态的。集中查环、查孕、查病的方式明显缺乏机动性、灵活性,应尝试改变过去这种单一模式,变集中“突击”为经常性服务工作,唯有经常性地开展查环、查孕、查病才能充分利用现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资源,方便广大育龄妇女。提高到位率。
3、分类指导,积极推进提高专业水平。
要积极做好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人才作保障,实行分类指导。分清服务对象与管理对象,一般对象与重点对象,普查对象与必查对像等等。只有将这些区别开来,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的推进整体工作上水平。如对孕情、环情、等基本信息清楚的服务对象和一般对象以宣传教育为主,根据育龄妇女个人意愿来组织查环、查孕、查病。而对管理对象、重点对象、必查对象则以政府引导为主,把查环、查孕、查病作为重点对象列管与跟踪管理的手段之一,通过各种手段,以达到促进计划生育工作之目的。
4、做好查环、查孕、查病工作应与以下五个方面结合。
一是把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与计划生育基础信息的采集、核对结合起来。育龄妇女的基础信息是人口计生工作的基础,是人口计生决策的依据,由于这些信息的动态性,需要定期进行检测。查环、查孕、查病是育龄妇女基础信息的采集与核对的重要途径,通过查环、查孕、查病可以收集到育龄妇女的各项基本信息,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统计质量。
二是把查环、查孕、查病与提高育龄妇女人口计生知识知晓率结合起来。查环、查孕、查病是宣传培训的有效载体。既可以提高育龄妇女的人口计生知识,又可以使我国人口计生政策深入育龄妇女心中。
三是把查环、查孕、查病与落实具体工作措施结合起来。把长效节育措施,政策外怀孕的补救工作于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中。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政策外怀孕的补救工作是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通过查环、查孕、查病掌握的孕情环境,可以适时、安全、可靠的为服务对象落实结扎、放环、皮埋等措施,为政策外怀孕对象落实补救措施,从而控制非政策怀孕和非政策生育。
四是把查环、查孕、查病与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结合起来。查环、查孕、查病作为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检测的一种手段,在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现居住地查环、查孕、查病,可以有效掌握外来人口的孕情、环情,为户籍地提供外出流动人口基本信息。进行流动人口信息检测的同时,可以相应采取长效节育措施的落实、政策外怀孕补救、征收社会抚养费等工作措施,从而促进流动人口计生管理与服务工作。
五是查环、查孕、查病与健康检查和妇科病防治结合起来。优质服务开展以来,在查环、查孕、查病工作中,查病是广大育龄群众的需要,也是人口计生优质服务的要求,通过健康体检、妇科病检查,做到早预防、早治疗。
本文编号:18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