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博雅传统视野中人文社会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发布时间:2018-05-05 01:33

  本文选题:知识类型学 + 博雅教育 ; 参考:《思想战线》2011年01期


【摘要】:我国教育和文化领域中盛行功利主义、科学主义、专业主义,严重伤害了民族的精神品质和力量。古代博雅教育传统张扬着的是知识的内在统一性,是人性的自由与圆满。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在知识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之中恢复心智和思想的灵性,是摆脱目前文化和教育困局的现实选择。在这个过程中,既要重视人文科学的教化和价值批判作用,也要重视社会科学在推进社会的民主化、科学化以及公民意识养成等方面的作用。
[Abstract]:Utilitarianism, scientism and professionalism prevai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nd culture in China. Ancient Boya educational tradition is the inherent unity of knowledge, the freedom and satisfaction of human nature.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is tradition and to restore the spirituality of mind and thought in the diversity and richness of knowledge and culture is the realistic choice to break away from the current dilemm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is process, we should not 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humanism and value criticism,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social science in promoting the democratization, scientization and civic consciousness of the society.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研究”(03BZX00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文化与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从近代到现代”(08JJD720046)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C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小教;西部开发模式与东部发展经验[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王骏;关于中国城市化战略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3 曾尔恕;试论《独立宣言》的思想渊源及理论创新[J];比较法研究;2004年06期

4 朱红文;论科学精神的建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5 杨寿堪;人文主义:传统与现代[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6 陈子彤,鲁德银;中小企业持续成长机制分析及其建议[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7 王兆良;;人是目的——康德人学思想的当代解读[J];巢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覃琳;单一与多元——浅谈建筑设计的几种技术趋向[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9 林民书;资本—劳动利益摩擦与中小企业的产业分布[J];财经科学;2001年06期

10 陈东琪;论政府高效行政与政府体制改革——一个简单的理论思路[J];财贸经济;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晓扬;;基于节约理念的建筑适宜技术观[A];中国建筑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曹利军;杜世勋;;循环经济与技术创新:基于企业层面的分析[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3 赵友芬;;论高校图书馆人本主义理念的建构方式[A];现代图书馆的人本主义思考与实践——2002江浙沪晋图书馆中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杜娟;刘玉响;张兆伟;赵丕东;崔萍;;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研究[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2002—2003年度)[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姚志坚;技术跨越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3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隽鸿飞;发展:人之生存方式的变迁[D];黑龙江大学;2002年

5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娄立志;论目前我国教育的主导价值[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王君;城市改造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8 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D];河南大学;2003年

9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靳方华;马克思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庆峰;关于西方科学和宗教的关系问题研究——围绕人的问题进行探讨[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何玉蔚;论弗·吾尔夫的人格冲突与整合及其在创作中的展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姚利民;构建我国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1年

4 张彩红;新时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D];郑州大学;2001年

5 冯进路;论中小企业的存在、发展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D];郑州大学;2001年

6 肖萍;只要联系[D];厦门大学;2001年

7 刘翕R,

本文编号:1845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1845601.html

上一篇:大学毕业生面试着装倾向研究  
下一篇: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